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评君的福利派来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slim leaves are cut out?

The wind of early spring i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盛唐的璀璨与辉煌让人为之炫目。

《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Last night the western breeze

Blew withered leaves off trees.

I mount the tower high

And strain my longing ey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

词之巅峰,亦传诵古今。

本期推荐给大家的正是《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和《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其中,“只此唐诗”收录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所翻译的各种唐诗,包含90位诗人,306首精选诗作,用贴切的翻译展现出了原诗的意味、行文与音律。“只此宋词”包括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所翻译的各种宋词,包含87位词人,涉及200多首经典宋词,用不同的语言展现出了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

《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

前方预警,福利来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昌龄、李商隐、李贺、刘禹锡、柳宗元……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带我们一览唐之盛景,盛唐的璀璨与辉煌让人为之炫目,看那文人笔侠客剑,见证浮白载笔、侠骨柔情。正如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说:“中华文化那么美,我要让全世界都看到它。”他秉持着在翻译中求美的高标准,通过精湛的技巧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保留了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更是想要通过“再创作”来“胜过原作”。他的翻译被称为“韵体译诗”,情味悠长,境界全出,尽显中国古典诗词的风骨流韵。

柳永、范仲淹、张先、欧阳修、晏几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带来一场跨越古今的词话旅行,沉浸于亘古的明月、缥缈而又缠绵的风,以及那物是人非的忧思,从中发现中华民族传承不断的文化基因,见证民族之美就是世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词起源于隋代,全名是“曲子词”,宋词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宋仁宗时期,代表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他们官至宰辅大臣,写词侧重于反映士大夫阶层闲适自得的生活。严格来说,晏殊和欧阳修只是北宋前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豪放派的代表是与他们同时的范仲淹。

北宋中期词坛的高峰是苏轼。我们所熟知的《沁园春》《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踏莎行》都是他不同风格的作品。到南宋前期,婉约派杰出女词人李清照,一首《声声慢》声泪俱下地写出了国破家亡、死别之痛。

许渊冲表示,“我译《宋词》和译《诗经》《楚辞》一样,尽量要保存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首先,所谓意美,就是不但要译原文的表层形式,还更要译原文深层的内容,甚至言外之意。如果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统一,那翻译比较容易;如果内容和形式有矛盾,那只好舍形式而取内容;如果原文的形式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内容,那就要选择最美的一种,所以说是意美。”

那么,何为形美呢?许渊冲表示:“所谓形美,包括句行的长短、句间的对仗、词句的复沓等。如吕本中《采桑子》的上片:‘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一句七字,二句四字,二、三句重复。七字对仗如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四字对句如秦观《鹊桥仙》中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又如陆游《钗头凤》中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既有对仗,又有词的重复。英文前言中举了蒋捷《一剪梅》不同的译文为例,可见高下。”

精彩试读

唐代的全盛时期可以说是“礼乐”治国的盛世。根据冯友兰先生的解释,“礼”模仿自然界外在的秩序,“乐”模仿自然界内在的和谐。“礼”可以养性,“乐”可以怡情;“礼”是“义”的外化,“乐”是“仁”的外化;做人要重“仁义”,治国要重“礼乐”。这是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几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就以唐玄宗而论,他去泰山祭天,行封禅大礼之后,经由曲埠祭拜了孔子,写下了《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的五言律诗,可见他对礼教的尊重,对士人的推崇。

因此,唐代文化昌盛,诗人辈出,唐诗成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在中国,唐诗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说的:“世界上哪些作品能与中国的唐诗和《红楼梦》相比的呢?”(《诺贝尔文学奖内幕》306页)

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汉学家翟理斯(Giles)曾把唐诗译成韵文,得到评论家的好评,如英国作家斯特莱彻(Strachey)说:“翟译唐诗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诗,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20世纪初期英国汉学家韦利(Waley)认为译诗用韵不可能不因声损义,因此他把唐诗译成自由诗或散体,这就开始了唐诗翻译史上的诗体与散体之争。一般说来,散体译文重真,诗体译文重美,所以散体与诗体之争也可以升华为真与美的矛盾。

从李白、杜甫诗的译例看来,可以说科学派的译文更重“三似”:形似、意似、神似;艺术派的译文更重“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科学派常用对等的译法;艺术派则常用“三化”的译法:等化、浅化、深化。科学派的目的是使读者知之;艺术派则认为“知之”是低标准,高标准应该是“三之”:知之、好之、乐之。

一般说来,诗是具有意美、音美、形美的文字,就是英国诗人柯尔律治(Coleridge)说的the best words in the best order(见《英诗格律及自由诗》扉页,下同)。美国诗人弗洛斯特(Frost)却认为诗是“说一指二”的(saying one thing and meaning another)。这就是说,原诗是最好的文字,译成对等的文字,却不一定是最好的诗句,这时就要舍“对等”而求“最好”,也就是要发挥译语的优势,即充分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对等的表达方式。如“得失”的对等词是gain and loss,但ups and downs或smiles and tears却是更好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在原文说一指一的时候,对等的译文不但形似,而且意似,甚至可以神似;如果原文说一指二,那形似或等化的译文就不可能神似,应该试用浅化或深化的译法,才有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用再创的译法,例如把“得失”说成“啼笑”。这种“再创”不是内容等于形式,或一加一等于二的科学方法,而是内容大于形式,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方法。所以我认为文学翻译,尤其是译诗,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学翻译甚至可以看成是译语之间或译语和原语之间的竞赛,看哪种译文更能表达原语的内容。

——《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

《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

编译:许渊冲

版本:读者出版社

2024年3月

《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

编译:许渊冲

版本:读者出版社

2024年3月

如何

参加

1

想要书的朋友请在下方留言区直接留言,给我们发来你想要《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和《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的理由,你给出的理由越真切,分享越动人,距离收到赠书也就越近。

2

《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和《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赠书共4套,将赠送4位读者。我们将在点赞数量最高的5位读者中选择1位读者(留言如与本书无关,书评君可能会顺位跳过哦),同时选择留言最为精彩的3位读者赠出图书。如果未能获得赠书,又希望拥有《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或《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也可以点击上面的图书封面进行购买(有福利价格)。

3

活动截止日期:2024年5月27日10时(我们会通过回复留言确认福利获得者,然后请被选中的读者另外单独发一条留言,告诉书评君你的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

本文为《只此唐诗 许渊冲英译唯美唐诗》《只此宋词 许渊冲英译唯美宋词》的图书广告。 整合:安也;编辑:张进;校对:柳宝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利派

阅读需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