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和小三阳主要依据乙肝免疫指标中的e抗原是阳性还是阴性来划分。当e抗原呈阳性时,我们称之为“大三阳”;反之,则为“小三阳”。这两个标签仅仅揭示了乙肝免疫标志物的状态,而无法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或传染性的大小。

要评估乙肝病情的轻重,我们必须综合考虑肝脏功能的各项指标、肝脏影像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而关于传染性的强弱,则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病毒载量。

因此,许多“大三阳”患者尽管携带病毒,但可能暂时无需治疗,但仍需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对于“小三阳”患者,其情况同样需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认为无需治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三阳”并不意味着没有传染性,只是其传染性相对“大三阳”而言较弱。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是应该注意与家人分开使用物品,同时家人也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

小三阳在某些情况下,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大三阳,以下是三种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最为严重的情况是乙肝病毒DNA呈现高水平复制,且肝功能异常,这种情况被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在“小三阳”患者中,这种类型约占据10%的比例。其特点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因此,这种类型的小三阳可能比大三阳更为严重,且其向肝硬化、肝癌转化的风险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对于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B超等长期维持正常的患者,这通常表明病毒已不再复制,不具有传染性,因此无需隔离与治疗。这部分患者大约占据了“小三阳”患者总数的60%~70%。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进一步治疗方法。过度追求转阴而大量服用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给肝脏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当乙肝病毒DNA呈现低水平复制,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时,这被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残留期。在“小三阳”患者中,这种类型大约占据了20%的比例。然而,目前国内对这种类型的患者最容易忽视。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任由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我们要将大小三阳一视同仁,重视定期随访复查,把握时机,积极治疗,努力把将来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