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0年建造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我国自从建国开始,最早建立起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拥有大量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反映了,我党在延安时期革命斗争的全过程,在这些文物中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文物,是一匹阔首挺立的小青马。

它的白毛十分洁白,马头高高地上扬着,仿佛马上就要策马出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匹栩栩如生的小青马,实际上是一个用真马皮制成的骏马标本,还是国家一级文物。

这匹马本来是青色的,但因年老已经满身白毛,只杂有少许斑点。

那么,这匹马曾经载过哪一位传奇人物,才会被国家认定为是一级文物?在它的身上,又发生过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小青马的一生

这匹马是延安时期毛主席的坐骑,它并没有大有来头的来历,相反这匹马是在迫切需要的情况下,被找到并留在主席身边的。

刚到延安的时候,红军已经经历过两万里的艰难长征,那时毛主席的坐骑还是一匹黄色的马。

但很不幸的是,这匹小黄马并没能熬过艰巨的长途拨涉,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便在凤凰山下死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交通闭塞、工具简陋的延安地区,人们的出行只能依靠步行或者骑马,毛主席经常有公事需要外出。

短途的旅程还可以步行,但若是稍长一点的距离,主席自然需要一匹属于自己的坐骑。

为此,中央开始在西北各个地方,给毛主席寻找一匹适合他的马,他们先后到三边地带进行过选购,最终选择了两匹四川马,一匹青色的,另一匹是红色的。

这两匹马,经过当地农民的护送,最终顺利抵达了延安。

毛主席的警卫员,专门进行了一次挑选,在护送农民的介绍下,他了解到这两匹马都产自四川,性情比较温顺,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跑起来十分平稳,而且速度不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卫员挑选了一段时间,最终决定留下那匹青涩的小马,另一匹红色的小马便留给了周总理。就这样,小青马开始陪伴着毛主席,在延安落下脚来。

因为自己上一个坐骑,因为长途跋涉劳累而死,毛主席十分爱惜他新选的这匹坐骑。

当年在那匹小黄马死后,毛主席还专门下令要求,不能剥下小黄马的马皮、不能拔马毛,也不能将马肉吃掉,要让小黄马完完整整的下葬。

作为毛主席延安时候的坐骑,小青马的处境比小黄马好得多,它平时不需要赶路,只负责毛主席的外出。

由于主席非常怜惜这匹小青马,平常外出的时候,哪怕遇到比较难走的土路时,毛主席都会直接下马步行,不让小青马受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在解放战争时期,小青马也为毛主席转战陕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那时因为国民党军队的迅猛攻击,中央当局必须紧急从延安撤退,小青马便承担着,载起中央指挥人的重要使命。

但即便事态非常紧急的时候,毛主席也不舍得,让自己的坐骑小青马受委屈。

在行军的过程中,有一次小青马的马掌意外掉落,如果继续贸然骑马赶路,用不了多久,小青马的马蹄就会被磨坏。

毛主席见状,立即从小青马上下来,自己徒步步行继续赶路,周围的人都劝他上马,不要在这种小事上劳费心力。

但毛主席始终坚持和大部队一起步行,这才让小青马的马蹄,没有被长途跋涉毁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物和主人本就应该是惺惺相惜的,毛主席十分爱惜他的小青马坐骑,军队里的人都能观察到这个事实,作为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小青马也能感受得到。

所以在行军的过程中,它一次都没有给队伍拖过后腿,稳稳当当地载着这位,对于整个军队来说都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还数次让毛主席转危为安。

毛主席化名李德胜,在小青马的马背上走过两千华里,马蹄印闪闪发着光,他们一路从延安一直走到北京,带领着解放军和人民,从黄土高坡走向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