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声,生于一九一二年,山西翼城县人也。幼年聪慧,少年广览群书,常沉浸于进步思想之中。时值国势衰微,民生凋敝,张公深感忧虑,立志寻求拯救国家与民族之道。其时,偶得马克思主义之书,阅之如饥似渴,心向神往,遂萌生坚定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九三三年,张公毅然投身革命,正式加入我党。入党之后,活跃于山西各地,宣传我党抗日思想,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殚精竭虑,备战抗战。然天不遂人愿,张公之活动引起国民党反动派之注意。至一九三六年,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张公,张公不得已离乡,辗转赴南京,从事地下工作,屡次与敌人斗智斗勇。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公返回故里山西。归乡后,坚定贯彻我党独立自主与联合抗日之统一战线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反霸锄奸工作,号召捐款捐物,支援抗日前线。彼时,日寇侵华,张公与民众同心协力,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贡献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张公继续留在晋绥根据地,积极领导土改运动,恢复基层组织,组织支前工作。期间,参与保卫延安之瓦子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为西北解放贡献甚巨。

青海省解放后,张公奉命留在青海,任青海省副省长及省委书记处书记,致力巩固新生政权。其间,张公如昔日创建晋绥根据地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关怀民生,为民谋福利,深受百姓爱戴,堪称一代杰出之革命先驱。

一九五八年,正值“大跃进”之期,青海省亦未能幸免。青海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民众生活顿受冲击,张国声目睹此情,痛彻心扉,屡次在相关会议上力陈“浮夸风”之弊,呼吁广大干部实事求是。然此举触怒上层,张公遭到错误批判,于一九五九年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职务遭撤。

一九六二年,“七千人大会”召开,彻底纠正“大跃进”之误。张国声得以昭雪,复出重任,被调至西安,任市委书记处书记。然而,一九六六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张国声再度遭受冲击,身心倍受摧残,被关押五年之久,历经苦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碎“四人帮”之后,张国声重返青海,于一九七九年四月担任青海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全面主政青海。同年八月,革委会撤销,张国声改任青海省省长。在此期间,张国声投身于青海省改革开放之建设,殚精竭虑,务实创新,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造福百姓,深得青海各族人民爱戴。

晚年之张国声,主要栖身于海南。至一九九七年,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