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统一部署,5月23日晚,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市各城区、新区,以及所辖的5个县份,联合住建、公安、交警、市监、应急、城管、街道社区等部门,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相关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龙苑小区地面一充电车棚,被发现缺乏自动感应干粉灭火设施。记者许洁琳 摄

现场直击 路面地库纵深检查

当晚7时30分许,记者跟随由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秦华兵带领的联合检查组,在华润路的兴怡园、真龙苑等小区进行检查。检查组在兴怡园小区地下停车场发现,小区虽然对电动车集中充电区域进行了防火分隔,但有多个防火门并未关闭。

检查人员立即告知小区物业公司,如防火门不关闭,一旦发生火灾,浓烟依然会沿着疏散楼梯扩散,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检查人员建议立即给防火门加装自动关闭装置,这样既不影响通行,也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在真龙苑小区一个集中充电的地面车棚,检查组发现,车棚内未安装自动感应式的干粉灭火装置,还有部分线路老化、破损,仅用胶带简单包裹等情况。而部分楼栋单元门外,小区物业正对门口施划了一排停车位,均停满电动车。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也会影响逃生与救援。

当晚,检查人员还现场纠正了一些居民和商铺店员使用花线充电、将车辆随意停放在门前或楼下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地面车棚内部分线路老化破损,仅用胶带简单包裹。记者许洁琳

拉网排查 市区县份全覆盖

当晚,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多部门成立28个检查组,在市区检查了人员密集场所、各类住宅小区共86个。此外,鹿寨县、柳城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检查组。全市及各县共有60个检查组同步推进夜查工作。

各检查组重点围绕5个方面进行检查,即: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及充电行为;未落实防火分隔、未配备消防设施器材、未实行车辆分组停放等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建筑架空层,仍作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使用的行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自建房、“三合一”场所、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场所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电动自行车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红桥路一区,检查人员发现小区内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情况比较突出,物业公司疏于管理、隐患重重。该小区几乎每栋建筑的楼梯口都停放有电动车,影响疏散通道畅通;而建筑外墙的飞线充电也是五花八门,不仅从7楼拉到1楼,还有使用不合格电线、插座的情况。在一栋住户的1楼窗台下,检查人员发现了一个裸露在外的燃气热水器,而在热水器旁边就停了将近3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位于春风路的温馨花园小区,住宅楼均为高层建筑,1楼设置了架空层。检查组看到大量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道口、门厅,甚至是是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严重影响消防安全。

持续行动 治理成果严夯实

行动中,检查组在市区范围共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309处。针对检查出的一系列问题,各检查组对相关物业或管理单位均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对于能当场整改的,立即处理;对于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

此次电动自行车夜查专项行动,将从5月23日持续到6月中旬,旨在进一步提高各单位及居民电动自行车规范充电、停放的安全意识,及时有效地排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提高群众预防和处置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能力。

检查组希望各社会单位、住宅物业服务企业及广大居民,要认真自查自改违法违规行为,主动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屡劝不改、屡改屡犯的,有关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

可点击以下版面了解

来源 |南国今报记者许洁琳 通讯员雷阳 雷蕾

值班编辑|黄振瑛

值班主任|钟 华

值班编委|刘 山

出品 | 南国今报全媒体产品传播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