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民,生于一八九一年,辽宁省开原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教于父亲所办之私塾,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年少时,即显鸿鹄之志。年十八,离乡赴沈阳,考入奉天省立农林学堂。学堂岁月,崇民始觉爱国之志,探寻拯救国族之道,遂走上革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骤发,崇民前往北平,与阎宝航等共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毅然投身抗日救国之事业。一九三五年,接触马克思主义,潜心研读相关理论文章,受此启发,崇民前往西安,于东北军中宣传抗日救国之思想,力图唤醒民众。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崇民活跃于北平、济南、太原、武汉等地,宣扬抗日救亡思想,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心竭力。一九三八年,崇民赴革命圣地延安,其间经历坚定了其追随我党抗日之决心,虽欲加入我党,但因在白区工作更为便利,经劝说后,暂未入党。

抗战胜利后,崇民前往东北,致力于东北建设,一九四六年正式加入我党。自此,崇民活跃于白山黑水之间,除暴安良,广泛开展统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崇民留驻东北,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土改运动、三反五反等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巩固新生政权,贡献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九六五年一月,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年逾七旬之崇民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荣膺副国级干部。然一九六六年,“十年特殊时期”肇始,崇民亦受冲击。自一九六七年起,上海“一月风暴”影响深重,造反派愈发猖獗,竟闯入崇民家中,抄家批斗,崇民身心备受摧残,苦痛难言。

一九六八年,康生于高崇民之名旁划一圈,题曰:“有特务嫌疑”。自此,高崇民遭受更为严酷之迫害。同年十月八日,年七十有七之高崇民被囚于秦城监狱,失去人身自由。

虽身陷囹圄,高崇民刚正不阿,从未言违心之言。造反派无计可施,唯不断加以迫害。至一九七一年七月,高崇民终不堪虐待,含冤离世,享年八十。其逝世十年之后,即一九八一年,中央为高崇民恢复一切名誉,昭雪冤屈,彻底还其清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崇民之德行,不独影响自身,其子亦继承其志,走上革命道路。高崇民之子,高存信,亦名高少将,曾任我军炮兵副司令员等职,致力于我军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贡献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