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要

图书馆是一个持续生长的有机空间,在中国国际学校里,这个空间促进跨越国界的对话,见证多元文化的交融,也于数字发展浪潮中面向未来、探索变革、向外延伸。

随着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发布,我们得以探见中国未成年人阅读习惯的一隅。2023年中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人均图书阅读量11.39本,日均纸质阅读时长35.69分钟[1]。虽然相较于2022年数据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放至全球语境时会发现,中国青少年的阅读储量仍有不少上升空间[2][3]。中国国际学校多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希望培养出了解世界、关心世界、为世界做贡献的国际化人才,而书籍是跨越差异与偏见的媒介,阅读是开启与世界对话的钥匙。

面对数字化变革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国际学校对图书馆角色的探索从未停止。当中西文明沿着时间的轨迹在这里汇聚,图书馆不再只是借阅中心,也成为了激发思考、促进交流、创新合作的校园心脏。它的存在与发展对碎片化阅读吹响了号角,让面向未来成长的学生意识到,尽管信息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但深度阅读激发的全面思考,系统学习推动的酣畅交流,依旧不可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城的大学

循过去、现在与未来,让空间开口说话

图书馆从未停止言说,它的每个角落都基于师生的行为需求存在,为守护探索和创新的热情而生。环境设计是建筑表达的一部分,其与师生使用图书馆的意愿及在其中的行为直接关联[4]。舒适合理的阅览空间基于全面的需求与科学的动线创造,在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需要的同时,创造阅读契机,并为思维碰撞和信息交流提供刺激。

1.环境是最直接的表达

图书馆的设计是一场关于美学与功能的对话,砖瓦灯椅不仅是建筑元素的简单堆砌,更是设计理念的具象表达与文化精神的无声传递。在不少中国国际学校的图书馆里,通透舒畅的空间、环保安全的材料、顺应人体工学的设施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复合场域。

北京德闳学校的图书馆在建筑与设施选择上始终秉承“学生为先”的理念,将环保与安全作为设计的首要考量。图书馆内的国产书架均采用高品质MDI板,这种来自南美与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木材以其耐用、防水、零挥发的功能著称,并通过无甲醛的“MDI生态粘合剂”进行粘接确保了环境的绿色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室内软垫产品的选择上,德闳图书馆同样展现了其对安全的承诺,所有产品均采用阻燃织物和泡棉材料。这些材料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延缓火势蔓延,减少燃烧烟雾和刺鼻气味的产生。此外,德闳图书馆的所有软垫产品均遵循人体工学标准,并配有拉链或魔术贴,在便于拆卸清理的同时也保障了舒适的学习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图书馆在2022年第16届美国IDA国际设计大奖(IDA DESIGN AWARDS)中获得了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其兼顾美观、实用性与创新性的空间设计在为师生提供有良好采光的舒适空间时,也全面考虑到了大家更安静、健康的阅读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像一本打开书本的入口后,映入眼帘的是将空间利用极致发挥的书架。设计师在保证空间呼吸度的情况下,将1.2米的书柜和1.8米的书柜错层摆放,充分利用层高满足了不同身高条件学生的使用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优化图书馆的整体环境,空间以落地玻璃窗替代实墙,保证了自然采光及通透度。此外,无频闪的蓝光灯、声学毛毡、消音地胶、静音地毯、恒温空调及新风系统等,分别作用于视力健康、噪音控制及空气质量,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环保健康、体感舒适的学习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将中国水乡的园林建筑风格与现代风格相结合,把月亮桥的概念融入图书馆设计。学校希望学生在体悟“月有阴晴圆缺”的意涵时,接受人生的开放性,珍惜过程的诗意,于反思中进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海德威国际高中的图书馆设计灵感源于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书体部分放大了阶梯的元素,木质阶梯不仅作为连接不同楼层的通道,承载藏书原始的功能,也成为了阅览空间的天花板、学习空间的隔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同年龄层学生各自的阅读天地

图书馆是一个根据学生需求精细分区的智慧乐园。基于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的理解与关怀,国际学校图书馆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和环境营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既舒适又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子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天地。

北京京西学校为小学及中学的学生打造了完全不同的阅览环境。小学部图书馆以温馨丰富的色调呼应了此年龄段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以相宜的色块进行视觉引导,吸引学生参与体验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除了常规的藏书空间外,馆内还设有可供探索的特色空间,如夹层阅读区和紫禁城风格小屋,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并延长他们在图书馆的体验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而言,中学部图书馆则以饱和度更低的颜色为主,除配备先进的辅助学习设备外,也以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为主旨,作为京西FLoW21展望的一部分不断演进。高中部图书馆管理员Jeri Hurd分享道,“我们想创建的是一个学生可以成为信息的创造者的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拓展了“图书馆”本身的意涵,将其称为学习资源中心Learning Resource Center(简称:LRC)。根据高低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图书馆的一层是小学部学生的主要活动区,而二层主要面向初高中学生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也分别对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区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低年级学生拥有一个充满童真和想象的阅读乐园。这里的布置风格更为活泼,鼓励学生以最自然舒适的姿态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在想象力的包裹下徜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更为成熟和人性化的学习空间。这里设有供学生们短暂休息或快速浏览资料的高台区,及供私密和安静学习的半围合式个人书桌。此外,为了促进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图书馆还特别设计了3-5人的小团队讨论间及开放的阅览区,鼓励学生在分享中拓展思维,深化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灵活布局与功能衍生

随着图书馆功能意涵的扩展,它不再仅是安静的借阅中心,还是一个充满可能、鼓励创造的有机空间。中学生的多元化认知与个性追求使得他们对图书馆的功能需求更多样,而理想的图书馆也需在满足借阅、资料查询、多人研讨等功能外,衍生出展厅、自习室、休闲、咖啡吧等附属功能。[4]国际学校图书馆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也成为了促进交流、激发创意的重要媒介。

北京市鼎石学校高中图书馆由对中国文化怀抱情感的英国顶尖室内及家具设计师Luke Hughes设计。Luke Hughes将图书馆建在面向未来的时间轴上,让空间和功能相映成趣,让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和谐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常规的阅读空间外,图书馆内的部分空间可以依据IBDP的课程需要灵活变动为小型讲座沙龙、读书交流会、课堂讨论的阵地。这里支持安静私密的阅读学习,也欢迎畅所欲言的思想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海归人员子女学校的图书馆被称为校园里“最像大学的地方”。这是一个多维的学术与社交中心,集研究、学习、交流、活动于一体。幼儿园、小学、中学部均设有独立的图书馆,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互动空间。在图书馆内,书籍陈列、阅读空间和学习区域都具备极高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或重构,不仅能满足借阅的基本需求,还是举办小型研讨会、家长工作坊、读书沙龙、作家访问等多元化活动的理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https://www.nppa.gov.cn/xxfb/ywdt/202404/t20240424_844803.html.

[2]Renaissance.(2024).Report: What Kids Are Reading.https://www.renaissance.com/resources/what-kids-are-reading/.

[3] 张晓春.(2023).高中图书馆在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的作用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08),160-161.

[4] 寿劲秋,张雅怡 & 林师弘.(2022).行为特征视角下的中学图书馆设计策略研究.建筑与文化(09),10-12.doi:10.19875/j.cnki.jzywh.2022.09.003.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方公众号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电话:010-82362348

微信:Kinglead0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领家长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领 KingL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