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厌恶我这张黄皮肤的面孔,这一直都是我的耻辱,也是我的累赘。”

2018年,《纽约客》的华裔记者樊嘉扬在访问中国科学家刘慈欣时说道。

而在听到樊嘉扬说出的话后,刘慈欣当即变了脸色,台下的读者群众也是一片哗然。

可樊嘉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歉意,反而变本加厉地诋毁中国

就在不久前,樊嘉扬的母亲被确诊患上了新冠,入院进行治疗。可没想到的是,她的母亲却在住院期间被拔掉呼吸机,并被赶出了医院。

对于这样的结果,不少人都认为是樊嘉扬咎由自取,并没有人同情她。

那么,樊嘉扬为何要抹黑自己的祖国?她如今又过得怎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刘慈欣的“大战”

2018年,中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获得了克拉克想象力社会服务奖,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此奖项,可谓说是荣幸至极。

与此同时,刘慈欣的小说《球形闪电》也正式出版了英文版,获得了不少书迷和读者的喜欢。

刘慈欣在全世界都拥有大量的粉丝,为了感谢他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刘慈欣决定来一场访美之旅,跟自己的粉丝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他的这次访美之旅,受到了美国不少媒体粉丝的观众,不少杂志和报社纷纷派人前去采访。

而在这些媒体当中,就有樊嘉扬所就职的《纽约客》。

其他记者向刘慈欣提问时,大多都是询问一些关于写作方面,或者是他下一本书籍的上市时间。

对于这些问题,刘慈欣都给出了非常耐心地回答。

然而,当刘慈欣回答樊嘉扬的问题时,脸色却变得非常阴沉,甚至有些不愿意回答她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就在樊嘉扬提问时,她先是提问了几个关于写作方面的问题,等到刘慈欣回答完毕后。

樊嘉扬有些不怀好意地笑了笑,然后问道:“刘慈欣先生,许多读者都知道您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家,那么您对于中国新疆所发生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一听到这个问题,刘慈欣顿时就变了脸色,台下的读者粉丝和记者也开始议论纷纷,不明白樊嘉扬为什么要问出这样的问题。

可面对现场的情况,樊嘉扬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洋洋的神色,显得十分高兴。

很显然,她这是故意的。

“我这次来美国,是想要跟美国的粉丝讨论一下关于写作方面的问题,也希望各位记者向我提问时,也能够围绕着一方面来提问。”刘慈欣并不想回答樊嘉扬这个问题,便直接避开了,并提醒她不要在询问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题。

可樊嘉扬表面上答应,却在之后的提问当中,变本加厉地向刘慈欣发难。

她先是说起了刘慈欣的人生经历,随后又转移到了政治问题上,询问刘慈欣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看法以及对于西方媒体所报道的新疆问题有什么看法。

尽管刘慈欣每次都很巧妙地避开了樊嘉扬的刁难,但对方显然并不愿意就此放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而在之后的提问当中,樊嘉扬不断地用同样的方法向刘慈欣进行提问。

面对樊嘉扬接二连三的刁难,刘慈欣忍无可忍,直接问道:“你是不是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你在美国住得这些年,还习惯吗?”

这句话就像是踩中了樊嘉扬的尾巴一样,让她有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

随后,樊嘉扬更是说道:“我非常厌恶我这张黄皮肤的面孔,这一直都是我的耻辱,也是我的累赘。”

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竟然说自己的这张面孔是累赘,这让在场的其他华裔记者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更是让刘慈欣更是感到有些愤怒和不可思议,甚至不愿意继续回答樊嘉扬的问题,而是立即对下一名记者进行提问。

在采访结束后,樊嘉扬立即写出了一篇新闻。

在文章当中,樊嘉扬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正直勇敢的记者形象,而刘慈欣则成为了一个对待西方媒体,处处谨慎小心的作家,以此来衬托樊嘉扬的“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嘉扬作为一个华裔记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完全站在了西方媒体的立场上,以西方国家傲慢的态度蔑视着中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作为新闻界“老大哥”,曾经获得过多次普利策新闻奖的《纽约客》竟然把这篇如同儿戏一样的文章刊登出来。

并且,刊登的时间还是在2019年的6月17日

这个时候,正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开幕的前夕。《纽约客》的这番操作,可是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果说《纽约客》是故意而为之,那么樊嘉扬的做法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她一个从中国出生的记者,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颠倒黑白的文章来污蔑自己的国家。

这就不得不从樊嘉扬的童年经历和她的家庭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的“美国梦”

1984年,樊嘉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高干家庭当中,母亲丛亚丽是三军大呼吸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在部队的医院工作,每个月有着十分稳定的收入。

而樊嘉扬的父亲,则是一名生物学家,在1986年的时候,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被派往美国进行访问的学者。

父亲离开后,家里的所有事情全都落在了母亲丛亚丽一个人身上。

为了照顾年幼的樊嘉扬,母亲只能将工作辞去,专心留在家里照顾女儿。

而正巧这个时候,国内盛行出国风潮,不少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国外念书,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丛亚丽见状,也准备带着女儿前往美国,这样不仅能够为樊嘉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还能够跟丈夫一块重逢,一家人也能重新生活在一起。

可对于丛亚丽的这个决定,她的亲朋好友并不是很支持,且先不说丛亚丽不会说英文,去了根本没办法跟别人交流,也没办法生活。

美国那边又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旦她们母女二人出了什么事,也没人照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丛亚丽的家人便极力劝说她,不要带着孩子去美国那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可丛亚丽却觉得他们这是嫉妒自己能够去美国,因此不顾家人的阻拦,整理资料准备去往美国。

而在这期间,丛亚丽不止一次地跟年幼的樊嘉扬说道:“扬扬,等咱们去了美国,就能够住上大房子,还能买好多好多漂亮好看的衣服。去了美国,咱们就是有钱人了”

年幼的樊嘉扬一听到会有很多的衣服和好吃的,心里也开始期盼着能够去往美国,成为有钱人的生活。

终于在1992年7月4日,樊嘉扬8岁这年,丛亚丽终于带着她来到了美国。

当飞机着陆的时候,丛亚丽抱着樊嘉扬说道:“扬扬,咱们到美国了,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就这样,丛亚丽带着年幼的女儿,以及一大堆的行李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开始了她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美国后,丛亚丽依旧是在医院工作,只不过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薪资待遇都比不上部队的医院。

她所工作的地方,说是医院,实际上跟小诊所也没什么两样。居住的地方,更是比不上国内。

可就算是这样,丛亚丽仍旧觉得自己在美国会比在国内过得好。

不过很快,她的愿望便被打破了。

刚到美国一年后,丛亚丽便发现自己已经40岁的丈夫有了外遇,这让她难以接受。

为了给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丛亚丽对着丈夫大喊大叫,并让丈夫尽快离开那个女人。

可没想到,丈夫竟然直接将丛亚丽推到在地上,并向她提出了离婚。

而后,丈夫更是带着所有的东西离开了家,将母女二人抛弃。

没有了丈夫,就等同于没有了家庭支柱和收入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丛亚丽的手里只有不到200美金,既不会说英语,还要面临着失业和被驱逐出境的困境。

为了生存,丛亚丽只能到处求人,希望能够得到一份工作。终于,丛亚丽在别人的帮助下,来到了一户富人家当保姆。

而之后,丛亚丽为了能让女儿樊嘉扬得到好的教育,便将她送到了格林威治学院念书。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不少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

只不过那个时候,西方一些国家对亚洲人还是有一定的偏见和看法,甚至还会嘲讽霸凌他们。

在格林威治学院里,樊嘉扬是唯一一个黄皮肤的亚洲学生。

因此,樊嘉扬经常会在学校里受到同学们的欺负。就连老师上课时,都会用“他们”和“我们”来区分中国人和美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樊嘉扬很是头疼,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自己。

时间久了,樊嘉扬便不再有这个烦恼。

因为,她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不仅在生活习惯上与美国人一样,就连思想也开始与美国人同化。

不仅写出了多篇诋毁污蔑中国的文章,甚至还积极地宣传和歌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称“只有美国才是最自由的国家”。

2016年,樊嘉扬进入了《纽约客》工作。

之后,她更是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甚至还采访刘慈欣时,说出了让人感到诧异的话语。

除了对中国口诛笔伐之外,樊嘉扬还在香港发生暴乱期间,为那些暴乱分子摇旗呐喊。

不仅如此,樊嘉扬还来到香港采访那些暴乱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她的这番话,在被国内的网友得知后,纷纷指责她“放下饭碗,就骂娘”。

甚至,还有一些网友还“劝”樊嘉扬既然那么喜欢美国,就好好待在那里。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樊嘉扬便继续在文章当中抹黑中国,认为中国的防疫措施存在极大的漏洞。

总之,无论中国在疫情做出什么措施,在樊嘉扬眼里都是错误的。

不过很快,樊嘉扬便再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确诊新冠,被拔呼吸机

2022年9月份,樊嘉扬的母亲丛亚丽被确诊患上新冠疫情,在美国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

为了照顾母亲,樊嘉扬专门给她找来了一个佣人24小时全天照顾,希望能够让母亲尽快好起来。

可惜随着美国疫情的严重,确诊人数越来越多,呼吸机也成为极度紧缺的医疗资源。

为了能让其他患者用上呼吸机,医生直接拔下了丛亚丽的呼吸机,并把陪护照顾的佣人也给赶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丛亚丽是亚洲人,这家医院在接收患者时,都会优先考虑拥有美国国籍的白种人。

由于医院被封闭,樊嘉扬只能通过视频见到母亲。

看着视频当中,母亲难受的样子,樊嘉扬忍不住痛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之后,她又将自己和母亲的视频通话的内容发布在网络上,向他人寻求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樊嘉扬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时,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和母亲会有这一天。

可面对这些不公平对待时,樊嘉扬将错误全都推在了自己的黄皮肤和种族身上,认为是自己的亚洲面孔和黄皮肤拖累了自己。

但真正拖累她的,并不是她的肤色,而是她自己。

如今樊嘉扬有这样的下场,只能说她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