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祈求新的一年能够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联也已然成为一种祈愿的工具,孰不知在古代对联可是一种尤为重要的文化游戏方式,很多文人吟诗作对,比拼才学,利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极具色彩的画面或是深刻的道理。

就比如历史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是最会骂人的对联,上联写道:“一二三四五六七”,看上去感觉如此简单,毫无意义,实际上在背后却有着更深层的含义,不仅上联如此,下联更是韵味十足,那这幅对联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得人们喜爱的文化活动

对联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那时候还不叫对联而是叫桃符,简单来说,就是用桃木制成的两块木板,在木板上会写上一些神话故事中的传奇人物,其目的就是祈福求愿,驱邪避灾,就这样过了近千年之久,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后蜀的君主孟昶在一次新春佳节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那就是在桃符上写上祈愿的对偶句,自此之后,人们纷纷效仿,对联也因此而诞生。

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对联已经不仅仅成为新春佳节时期用于祈福的工具,更多的是成为一些文人雅客比拼学识的文化娱乐活动,到了后来更是普遍流传于各个阶层,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很多人对于对对子都情有独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在对对子这方面尤为喜爱,平日里闲来没事就喜欢出一些对子为难一下当时的大臣纪晓岚和和珅,不仅可以一定程度的测验出这两位臣子的才学,更能消解日常的烦闷。

而对于平常人来说,对对子则能更好

的增进友人之间的情感,还能提升自己对于文学的认知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联之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细致地揣摩其中的深意往往能够提升自身的境界,甚至是塑造一个人的道德,正因如此,对联在古代无疑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文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主请秀才写对联

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前面所提到的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古代的一位地主,因为当时正值新年到来,按照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上贴上对联,地主家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并不想从集市上买来那些千篇一律的对联,毕竟身为一方的地主,这样的大户人家怎么能够和普通百姓贴一样的对联呢?所以他便想寻求一个别具一格的对联。

可是虽然他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但是却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一点学识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写出对联,无奈之下,他便请来当地一位秀才为他写一副私人订制的对联,并答应他,会给其一定的报酬,可是秀才并不愿意为这个地主写对联,因为这个地主平日里恃强凌弱,以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压百姓,而且唯利是图,时常还是言而无信,他感觉地主请他写对联,是不可能给他支付报酬的,更何况这样的人他也不愿意为其提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迫于压力秀才又不得不这么做,要是惹怒了这个地主,将来自己不会有好果子吃,很有可能遭到他的排挤和针对,所以到了最后秀才终究还是为他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写道:“一二三四五六七”,看到这样的上联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好奇,秀才这是敷衍了事吗?

还是欺负地主不识大字,别着急,我们看看他下联写了什么,他下联写道:“孝悌忠信礼义廉”,正好与上联数字一一对应,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妥,地主也是欣然的接受,并将其贴在自家的门口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主本以为秀才给自己写了一副好对联,还等着过往的人夸赞自己家的对联是怎样的独特呢,可是来来往往的人看过这幅对联后不但没有称赞叫好,反而看完这幅对联后都面带嘲笑的表情,有的人更是捧腹大笑,这众人的笑可着实让地主一头雾水,他不明白自己的对联究竟有什么好笑之处,于是他强压着怒火,向其中一位过路人询问,自己的对联究竟有什么好笑的。

这幅对联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被询问的这个路人对这个地主说的这句对联表面上看上去都是好话,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实际上表达的都是骂人的含义,那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上联是数字一到七,并没有提及第八个数字,也就是忘写了这个八,忘八的谐音也就是“王八”,而下联是根据儒家经典《论语》中记有八德来描述,可是他少写了一个字,原文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唯独没有写耻,寓意思便是“无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副对联话里有话的骂着地主是一个无耻之徒,更是不带脏字的骂了他一顿,听到这样的解释后地主当即便撕了这幅对联,本想去找秀才理论这件事情,可是回过头来想想这副对联并没有提及一个骂人的脏字,想要辩解自己的才学又远远不如秀才,搞不好还会被他反驳,更何况他也不希望这件事情被传开,岂不是丢了自己的老脸,最后地主只能忍气吞声咽下这口恶气。

结语

谁能想到这样一幅平平无奇的对联竟然如此韵味十足,不得不感叹,这位秀才实在是既具才华又具胆识,以这种方式好一顿羞辱了这个作恶多端的地主,而地主不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如此受气却敢怒不敢言。

谁让自己平日里为做善事,得罪了太多的人,发生这样的情况,也是恶有恶报,而这件事情也告诫我们要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别因为学识浅薄让别人骂了还不知其中含义,同时更要多行善事,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