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永雷)为深化DIP支付(全称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是一种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方式改革,提升医保主动服务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提高DIP支付下的医保监测、监管水平,5月21日,保定市医保局组织召开DIP支付宣传培训会议,全市运用DIP支付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近1300余人参加会议。

保定市医保局特邀广东暨南大学医保大数据研究所研究员王参发教授,以DIP支付下医保智能监管服务方案为主题,围绕国内新医改现状、DIP支付智能监管、常态监管与落地措施、医院需重点开展的工作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在互动交流环节,王参发教授就医疗机构提出的京津冀同质化发展背景下医疗机构如何做好DIP支付工作、DIP支付改革下如何保障医疗机构合理收入、院内如何更好地开展结算清单质控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大家积极交流、广泛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据介绍,保定市是国家医保局确定的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自2021年实施DIP实际付费工作以来,在全省率先将符合条件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范围,通过强化配套政策支撑、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强化病种目录支撑,夯实了DIP支付方式改革基础,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个人自付费用较上年度下降了2.94%,次均住院费用较上年度下降了3.58%,住院统筹基金结算率较上年度提高了0.85%,实现了“医、保、患”三方共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