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抗战的种种迹象已经明朗,日本彻底失败已为时不远,血雨腥风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很多,但付出总是伴随着收获,我们赢得了国际上应有的尊重,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更可贵的是长了民族志气!

此时报刊、电台、多为肯定蒋介石的溢美之词,蒋介石却仍不满足,他“心愿未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壮大、似乎越来越成“气候”,朱德也在他的抗日报告里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共有九十几万军队,另外还有二百几十万民兵——这对蒋介石来说可谓是个“要命”的数字

而这个数字,几乎涵盖我军所有精兵强将,也成为了我后期四大野战军的雏形,其司令员皆由我军统帅级战将担任,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也被授元帅军衔,但是四大野战军统帅离不开他们的亲密助手——参谋长,他们为革命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后都授予什么军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飞逝,时隔不到四年。1949年初,让蒋介石瞠目结舌的是:解放军“要命”的人员数字还在急速飙升,原来的大小、强弱,迅速幻化,眼看着大势被慢慢蚕食,国民党军“优势已不在我”。

为了适应我军形势迅猛发展的变化,1948年11月,我党颁布了部队番号的条例,要求各野战军:逐步实现正规化,全军部队番号按照部署统一进行规定。随即各野战军以四个区划分整编,梳理隶属关系,由此大名鼎鼎的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正式亮明了“身份”;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的胜利宣告国民党精锐消耗殆尽,长江北面的反动政权已是负隅顽抗,存活不了多久了,扫平全中国,彻底建立新中国的日子已屈指可数、未来可期。

由此按地名命名的番号也就显得“落伍”了,由此: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由彭德怀挂帅。该军历史悠久、几经奋战,其骁勇善战程度从抗日战争的浴血杀敌、陕甘宁“不为瓦全”那一段历史中就已初露端倪了。

该军参谋长阎揆要,于1904年出生于陕西省佳县,中学读书时就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并逐步确立了革命理念;1925年他作为黄埔军校一期生参加了东征,因颇有战果,成为国民革命军团长;在进步思潮影响下于1926年加入我党,并发动了陕北清涧起义,成为陕北地区最早开启武装斗争之路的先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杨虎城的部队进驻陕西后,阎揆要受党组织的派遣,来到了杨虎城的部队工作,为协调部队作战、往来合作事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周恩来当年在给阎揆要的信中曾经嘱托于他:“你担负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小心谨慎”。西安事变发生后,阎揆要根据周恩来“抗击蒋军七天内不得进西安”的亲笔指示,带领一个团布置在前沿一线,与前来进攻的国民党军激战,成功守住了通往西安的大门,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8年秋,阎揆要根据党的部署,离开国民党军重返八路军指挥机构工作。解放战争开始后,阎揆要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等职务,先后协助彭德怀司令员组织指挥了西北战场的西府、荔北、陕中、扶眉、兰州等著名战役。

在1947年5月3日的延安保卫战中,胡宗南部队抵近解放军掩护阵地,但我军却停止了进攻,胡宗南滕然感到更加的恐惧,因为与我军交手这么多年来,他深知我军打仗的习惯,通常是昼伏夜出,一轮攻击停止后,接着而来的是又一轮更加猛烈的进攻。

果不其然,到5月3日傍晚,彭德怀就指挥西北野战部队对蟠龙发起了第二轮进攻,原来5月3日的一整天,阎揆要都在开“战时诸葛亮会”,作为率领深入敌后破袭延安以南的公路的奇兵,他们在讨论夜间进攻的问题,会后大家都认为对壕作业势在必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对壕作业,就是把壕沟一直开到敌人阵地的碉堡下,靠壕沟的掩护冲到敌人的阵地上去。5月3日晚间战斗一打响,我军的每个连、每个排都安排了大量的对壕作业部队拼命地挖啊掏啊,到5月4日清晨,一条条壕沟弯弯曲曲伸向了胡宗南167旅的每一个阵地。野战部队从壕沟里不断冲向敌阵,嘶杀声、喊杀声、枪炮声响成一片,当即拿下了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阎揆要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重要领导职务;戎马生涯60余年,其长期在军事战线上担任高级指挥员,叱咤风云,充满传奇,可是晚年的他从来不谈自己。很多人曾经多次请他谈谈他的传奇经历,想为他写点什么,但他总特别低调朴实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讲的,也没有什么可写的,过去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了。”

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由刘伯承挂帅。其前身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由其正是抗日期间威震四方的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

该军参谋长李达在我军军史上也堪称传奇,从我军创建红色根据地开始,直到朝鲜战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军任参谋长时间更是长达40年,可以说,他见证了了我军从幼年到成年每一步成长。

1931年加入红军后的李达,就担任了独立师的参谋长,而他具有传奇色彩的参谋长生涯也就此开始。其不俗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各大战场中屡建功勋,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他伴随哪位元帅的工作时间最长,那非“军神”刘伯承莫属了。从1937年西路军被国民党多番围剿开始,李达就接替左权出军参谋长,就此与刘伯承一路同行、生死与共,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相伴,“军神”军功章上光芒,必定也有他的劳苦功高。

内战爆发后,冀鲁豫军区以不屈不挠的战斗获得了一系列胜利,狠狠粉碎了敌军“借国共和谈、行武力之事”的阴谋诡计。特别是在参与指挥上党、邯郸战役时,他积极协助刘伯承指挥大军,先后在上党地区歼灭国民党军队十三个师,在邯郸地区一举吃掉国民党军两个军,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嚣张气焰狠狠打消,捍卫了抗战根据地的胜利果实;此外,李达利还用智慧,成功使得国民党军长高树勋倒向我军,兵不血刃,即让战役的胜利的天平归属于我军:

当时的国民党战区副司令高树勋,因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而饱受欺压。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逼迫他朝我军进发,视其为炮灰部队,高树勋对此大为不耻。刘伯承了解高树勋有进步倾向后,决定将策反的艰巨任务交给李达,动员高树勋“战场起义”。此举如获成功,将壮大我方阵营,动摇蒋介石的军心。

当即,参谋长李达冒着流弹穿越火线,前往危机重重、敌军首将态度尚不明朗的十一战区长官官邸。李达对高树勋晓明大义:“希望你以民族为重,战场起义善莫大焉!”高树勋也忐忑:“就地起义?”随即,李达与高树勋彻夜长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接下来的具体计划和部署。高树勋跟随蒋介石这个“火坑”的思想逐渐被动摇,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他还仍未下定最后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