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82年年8月,黄河花园口区爆发洪灾,屋毁人亡,哀鸿遍野。

在这场悲剧中,三门峡大坝成为众矢之的。

它被指为加剧黄河洪灾的诱因之一。

众多声音呼吁终止三门峡大坝的运作,有市民情绪激动地宣称,这座大坝早就应该被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门峡大坝究竟能否代表杰出的水利工程成就?

还是它的实际功能存在于一个巨大的误判之中?

黄河清,天下平

历史上,黄河的泛滥像顽童般任性,屡屡出其不意决口改道,无情地吞噬着我们的家园,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心病。

直到新中国成立,治理黄河正式被立项,成为了国家的一项严峻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毛主席特意登上邙山,眺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

听着黄河的怒吼,民间流传已久的民谣:“黄河一涨水,准会涨上天。涨上天呀人遭殃,涨过堤呀地荒芜。”仿佛在耳边久久回响。

毛主席转身看向身旁的黄河水利专家王化云,语重心长地问:“王主任,这黄河你有什么好的治理方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化云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治水理念:蓄水拦沙。

从古至今,先人总结的治水经验只有“疏导”二字。

然而王朝更迭,黄河依然我行我素,一次次冲垮堤坝,吞噬良田,祸害百姓。

与其被动地疏导,不如主动在黄河上修建大型水库,拦截河水沉淀泥沙。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控制洪水,而且还可以趁机发展水力发电,为地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苏联特意派出专家团队支援中国。

经过三个多月的探测,苏联的水利专家伯克夫将三门峡视作修建大坝的理想地点。

三门峡两岸的地质结构天然紧密,加之山体岩石坚固,为建造一座稳固的大坝提供了完美的自然条件。

伯克夫甚至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建议以“淹没”的方式修建一座高坝大库,将水库的正常水位提高到360米,库容可达到647亿立方米。

只是大坝建成后,万亩良田会被毁,几十万人不得不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迁往他处。

尽管对伯克夫的高坝大库方案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

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苏联可是我们的“老大哥”,不得不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4月13日,一场三门峡大坝建设就此拉开序幕。

数万名工人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巨大的机器轰鸣作响,一座雄伟的大坝渐渐在三门峡拔地而起。

一把双刃剑

1961年4月,三门峡水坝历时4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终于竣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坝落成之初便已初露锋芒。

水利部门精准操控洪峰流量与汛期的平衡,三门峡大坝时刻保持在最为合理的水位上,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黄河中下游不受洪水侵扰。

三门峡大坝不仅是防洪的重要屏障,更是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幕后功臣。

大坝坐落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汇之处,每年大坝都会为附近的市县引水超过上百亿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水流带着生命的气息奔向远方,灌溉了万亩农田,让原本干旱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大坝水源的哺育下,河南、山东等地的粮食产量节节攀升,达到了2000多万吨的历史新高。

而且在1973年,三门峡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这座宏伟的大坝肩负起了供电的重任。

巨大的水轮机日夜轰鸣,源源不断地将电力输送到四面八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至千禧年,三门峡电站发电量已经超过200亿千瓦时。

两岸居民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以为,苦难的日子终于要过去了。

然而不久后,人们就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原来,在大坝设计之初,中方工程师们本已将蓄水量定在340米,并将泄流孔位置压低,以便及时排放泥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苏联专家却擅自不预留导流底孔的位置,无处倾泻的数十亿吨泥沙困在了水库之中。

1961年10月,渭河口变成“悬河”,河床不断抬高。

渭河下游两岸的居民还来不及反应,洪水就已经悄然包围了他们。

5000多人被困在水中,25万亩良田瞬间沦为泽国。

从这一年起,渭河两岸就开始了连连不断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床抬高不可抑制,继而河水壅塞,横向冲击着两岸的农田。

原本肥沃的田地逐渐变得盐碱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农民们辛勤耕作的土地,收获不再是满仓的粮食,而是一地的泥沙。

渭河,这条建库前一直低于地表的河流,如今竟“爬”上了地面,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地上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口淤积达4米多高,犹如一把悬在西安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早在三门峡大坝还在讨论阶段时,西北水利部部长李赋就曾直言不讳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现在还不是修建大坝的时机。我们应该等到农业合作化取得显著成果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可惜无人听取,一纸命令下达,测量队伍开进了峡谷,勘探钻机昼夜轰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院的图纸很快就画好了,上面勾勒出了一座雄伟的大坝和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城。

为了一时的清水,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三门峡大坝,这个原本令人无比期待的水利工程,竟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治理对策

1962年2月,三门峡水库上空乌云密布,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正在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的“蓄水拦沙”计划是不可行了,只能采取“滞洪排沙”措施。

尽管泄水孔的位置被调低了,但约大半泥沙仍被困在库内。

更令人担忧的是,下泄的泥沙动力不足,只能停下游河道上,下游河床被迫抬高。

周总理敏锐地察觉到问题——不仅关中会被淹,下游又会面临洪灾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8月20日至9月1日,水电部召集各方专家召开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座谈会。

几经激烈讨论,终于得出可行方案。

第一是在左岸增建两条全新的排沙隧洞。

第二是将原本用于发电引水的5号至8号钢管改成泄流排沙的钢管。。

与此同时,大坝也开始了改建工程,高坝变身为中坝,以适应新的泄洪排沙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我国政府从未放弃过对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治理。

政府连年组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号召当地百姓积极参与。

树木的根系牢牢地抓住土壤,减少了水土流失。

两岸的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泥沙汇入黄河的数量大大减少。

与此同时,大坝的改建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设计的底孔由于电机过大而无法发挥作用,工程师们就自主研发更换更加合适的电机。

被堵住的底孔得以重见天日,如同一双沉睡已久的眼睛重新睁开。

泥沙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奔腾而下,汇入大海。

然而,仅仅依靠三门峡水库还不足以彻底解决黄河水患。

于是1991年,在三门峡下游又一座巍峨的身影拔地而起——小浪底水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浪底水坝的建成,使得黄河防洪体系更加完善。

两座水坝相互配合,一个负责拦蓄洪水,一个负责泄洪排沙,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调度方案。

黄河两岸的人民终于摆脱了洪水和泥沙的困扰,生活在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中。

时至今日,三门峡大坝仍在发挥它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汛期来临之际,大坝都会提前进行调水调沙,保卫黄河两岸百姓。

回望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历程,从最初的设计到后来的改建,这个宏大的工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曾经以为人定胜天,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来征服大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历程告诉我们人类再强大也无法完全掌控自然的力量。

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让三门峡大坝的历史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让黄河两岸的美好家园世代传承,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谢朝平. 写在三门峡大坝上的历史[J]. 新西部,2011(10):34-37.

吴以远. 三门峡大坝去留的悬念[J]. 信息导刊,2004(9).

辛铖. 为三门峡大坝忧虑--和黄河的不解之缘[J]. 出版参考,2005(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