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5月24日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国式浪漫”“东方美学”传统文化“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在论坛圆桌会议分享时反复提到的关键词。

过去的3年里,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的舞台诗剧《只此青绿》赢得海内外观众赞誉。该剧将历史题材与现代审美及创作手法结合,展现当代人对中华文化的解读。沈晨形容其“以传统文化底蕴为根基,借当代语境来表达”。他介绍,剧中展卷人、磨石人、制墨人、织绢人、篆刻人等形象的设计,都是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素材和灵感,再进行创造性表达。

“2021年,我们举全集团之力,和相关单位、非遗专家打造《只此青绿》,已经演出500多场,今年已启动国际巡演。我一直反思,我们要生产文化类的高档产品,因此,剧目的精致程度不仅体现在首演,而是每一场演出。舞台剧是无法“ 复刻 ” 的,每一次剧目演出都是从零开始。”沈晨说,《只此青绿》的青年演员们已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文化底蕴深深注入他们的角色之中。演出时,他们达到沉浸状态,甚至忘记彼此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晨在圆桌会议环节进行分享。主办方供图

在沈晨看来,文化企业在打造文化精品的过程中,困难和压力并存,必须永远坚定创新精神。对于企业管理者和执行者而言,更要打开视野,学习和文化贸易有关的思维,在文化IP打造中展示中国式浪漫、东方美学。

沈晨曾全程参与2008年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的导演工作,并担任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开、闭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小雪花、折柳寄情、留声机等艺术形象,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这些艺术元素和《只此青绿》一样,为中国艺术精品走向全球打开了一扇门。

“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别人,如今,我们不需要单纯借助宏伟场面、众多表演人数来展现气势,而是更加自信、从容地讲述文化故事,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开放包容、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的精神力量。“分享环节的最后,沈晨感慨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