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

天气闷热

驾驶人更容易进入疲劳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提及疲劳驾驶

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总觉得“没事 我还能开”

殊不知

驾驶人的疲劳是开车的大忌

人在困倦时,反应迟钝

判断能力下降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曝光

01

2024年5月20日15时许,张某驾驶渝D629C9号小型货车行驶至若羌县590专线路段时,疲劳驾驶,导致车辆驶下路基,造成车辆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2024年5月23日01时06分,克某驾驶新P17765号重型载货车行驶至轮台县高速公路往阿克苏方向450公里+100米路段时,因疲劳驾驶,导致车辆撞向护栏,造成护栏、车辆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2024年5月19日19时21分,塔里木公安交警在塔里木沙漠公路16公里+500米路段处查获苏某疲劳驾驶津CE5831号重型半挂牵引车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2024年5月22日04时许,和库高速交警在库尔勒方向和硕收费站k241公里处查获李某疲劳驾驶吉ARY132号重型半挂牵引车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2024年5月23日11时36分,焉耆公安交警在焉耆县216国道1159公里处查获刘某某疲劳驾驶新M69902号重型栏板货车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2024年5月13日,库尔勒公安交警在库尔勒市218国道查获王某疲劳驾驶新M52872号大型半挂牵引车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2024年5月21日,且末公安交警在且末县S254国省道329公里+100米路段处查获吕某疲劳驾驶豫RWV998号大型货车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8

2024年5月24日06时43分,尉犁公安交警在尉犁县G218阿克苏普乡路段处查获田某疲劳驾驶宁AQ1987号重型半挂牵引车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9

2024年5月24日06时43分,尉犁公安交警在尉犁县G218阿克苏普乡路段处查获润某疲劳驾驶宁AQ2580号重型半挂牵引车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

长时间跑高速,而且车少路况好

碰到路面很好、周边风景很单调,路上车又特别少等情况时,最容易犯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距离驾驶,缺少休息

长时间、长距离行车,过于强求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在习惯的午睡时间来驾车

如果你每天都有在特定时间午睡的习惯,那么每天到了这个点你就会犯困,除非有什么外在的刺激因素助你提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晚没睡好或者起太早

没睡好,或起太早,第二天除非打鸡血,要不然肯定会犯困。

吃饱饭后,立即开车

吃饱饭后,血液会向胃部聚集,加大胃部的血液循环,这时脑部的血液供应就会减少,身体容易犯困。

服用药物后驾车

一些药物有安眠作用,服用后使司机注意力分散,还会有困倦无力、头脑不清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内空调长时间设置为内循环

车内空气质量差,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和振动严重等都会造成疲劳驾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预防疲劳驾驶?

合理安排行车时间

科学合理地安排行车时间,连续驾车不得超过4小时,夜间长时间行车应两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尽量不在午夜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好1个半小时至2个小时就近到服务区休息,感觉疲倦时应立即停车。

避免固定姿势

驾车应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和坐姿,最好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停车休息,下车活动腰、腿,放松全身肌肉。

感觉有困意就要到就近的安全停车点休息

驾驶人只要感觉到困倦,都应该立即将车停靠在就近安全地点,设法睡一会儿,等困倦感消除后再开车,如果是在高速公路驾驶时感觉到疲惫,应尽快到就近的服务区进行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提神醒脑的产品

例如清凉油、风油精等具有明显的提神醒脑作用,可以很好地起到驱除睡意的作用。这个办法短时间内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并不能持久。

及时开窗换气

打开车窗吹吹风,隔一段时间就开窗换气,呼吸新鲜空气,加上吹吹车外凉爽的风,可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犯困千万别硬撑

疲劳驾驶危害大

勿用生命来赶路

开车打盹“驶不得”

来源丨各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编辑丨肖水英

审核丨吴建军

签发丨李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