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5月19日,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张玉霞未成年人办公室在一师附小,组织开展了“对学生欺凌说不!”关爱未成年人主题普法活动,援助律师张玉霞结合近期引起社会热议的几起校园欺凌事件,帮助小朋友们如何区分“玩笑”和“欺凌”的不同,并以案例分析和集体讨论的方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重点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坚持以规范为基础,以专业为保障,以质量为根本,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贯穿于法律援助工作始终,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运行机制,努力把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做细、做透、做优,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心于2015年被团市委、市司法局授予上海市“青少年维权岗”荣誉,2021年被团中央、民政部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2023年至今,中心共承办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71件,接待、接听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咨询800余人次,开展青少年法治讲座、法治实践活动12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辟“绿色通道”

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未成年人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工作对象,在工作机制上严格贯彻“应援尽援”原则,对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开辟“绿色通道”,无须审查经济状况,对符合条件的涉及青少年案件受理率达100%,做到认真接待、依法受理、规范操作、及时指派;中心与区公检法相关部门会签了《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的若干意见》,为区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专业化、全程化运作创造良好条件;联合相关部门召开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业化机制建设研讨会,总结经验成果,探索机制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心秉承“大法律援助”理念,打破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仅限于“帮未成年人打官司”的传统思维模式,秉持以“一案一计划,体现个性化”的工作要求,实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即以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为分界点,实现向前与向后两个延伸,援前商讨制定办案计划、评估风险,援中全程跟踪、旁听庭审,援后定期回访、巩固预防,全方位保障青少年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严格落实法律援助质量评估机制,对涉及青少年案件办案程序的规范性、运用法律法规的准确性、法律意见的针对性以及与受援人沟通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估,保障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静安区司法局设立了全市首家由律师命名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业化运作机制——“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工作室涵盖检察官、律师、社会帮教志愿者等多类专业人士在内的成员队伍,主要承担我区未成年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法律援助,未成年被害人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疑难、复杂未成年人案件协调,青少年法治教育等工作。2015年在区精神卫生中心挂牌设立“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心理服务点”。“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以“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的创新模式,为一千多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被害人进行帮教和心理疏导,引领迷途的孩子改过迁善,带受伤的孩子重回阳光。对于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注重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疏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首例行政机关起诉撤销未成年人生父母监护权案件中,张玉霞用法律武器撤销不负责任的母亲对孩子的监护权,让身为监护人的加害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助的监护人相信法律会保护他们的孩子。

形成维权网络

与上海市康定中学共同打造未成年人“法助成长”教育基地,基地以推进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为导向,着重以活动、交流、体验等形式培养未成年人学法、用法、护法的意识和能力。面向全校学生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活动,并针对青春期青少年、女生等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性猥亵与性侵害基本常识和法律知识;开辟“法律图书角”,向康定中学全体师生赠送包括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在内图册与书籍,实现“在阅读中教育,在学习中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区公检法等部门配合协调,在收到援助公函后,中心当日即完成受理、审查与回复程序,并立即指派“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成员律师办理,让涉案未成年人第一时间获得律师帮助第一时间掌握案件情况,有效提高涉及青少年法律援助案件的流转效率;加强与街道(镇)、社区的合作,形成了区法律援助中心、街道(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委会法律援助联络点的三级维权网络,指导、帮助有需求的青少年提出法律援助申请和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在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主动与青少年及其家属沟通,全面准确掌握未成年人及其家属的援助需求与心理状态,确保案件办理的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化成长环境

对接区检察院未检科工作,设立“附条件不起诉”观察期内的帮教小组,以专业的力量帮助未成年人;向即将刑释的未成年犯赠送书籍,深入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推进“关爱行动”,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活动,通过经济扶助、学业辅导、展馆参观、助学帮困等活动,优化特殊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心紧抓青少年法治宣传重点与热点,定期组织援助律师开展青少年普法讲座、法治实践、法治宣传活动。深入社区,针对家庭开展“呵护儿童家庭先行”安全教育宣传讲座,强化家长监护意识,提升儿童安全自护能力;与团区委联合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通过体验式学习弘扬法治精神;与街道司法所、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团工委、少工委联合举办“法援有爱,相伴成长”青少年暑期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带领中小学生“零距离”了解法律援助工作;到校园开展“从民法典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防家庭暴力、防性侵等公益普法讲座。以讲座、实践活动、交流、体验等多种形式培养青少年学法、用法、护法的意识和能力。

区法律援助中心供稿

静安区司法局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