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现有各类食品生产企业780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92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近9万家、食品销售经营单位26.7万家、小餐饮9.6万家和小摊贩1.4万家,这个群体还真挺庞大的。它既是服务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也容易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源和风险点 。

“两个责任”保食安

近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专题培训班在沈阳开班。食品安全管理的“两个责任”即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自我要求,遵纪守法,更重要的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我省有6.7万名的包保干部、14.3万名的企业管理人员、 3000多名的市场监管人员,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包保了近50万户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专题培训班还传达了哪些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请戳视频——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农村食品经营店“改造”

近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展开了针对农村食品经营店的专项提升工作。这次市场监管部门走访了本溪市桓仁县的三家农家餐饮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家在卫生方面、货架的陈列设施等都有提升,特别是散货食品都增加了透明遮罩,既防蝇,也防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很多人家有地,可以种一些蔬菜。那么,农村超市里的蔬菜销售给谁呢?为什么农村超市里的蔬菜季节性特别强?农村中偏僻一点、交通不够便捷的店铺,是怎样保证临期产品或者所谓的山寨产品?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蜂蜜中为何检出呋喃西林?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820批次样品,检出13批次样品不合格。这次抽检结果当中,土蜂蜜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即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大量摄入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的食品,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引起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神经症状及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蜂蜜中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原因,可能是蜂农在养殖中违规使用兽药;也可能与企业使用不合格的包装材料有关。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酱油里的小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酱油中我们常见的有生抽、老抽、味极鲜等。其实,你到超市会发现,各种各样名头的酱油扑面而来,它们都有什么区别,又该如何挑选呢?看看小付的调查与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抽颜色较淡,味道较咸,用于提鲜调味,炒菜、凉拌都离不开它。老抽颜色较深,是各种菜肴上色的好帮手。味极鲜属于生抽,豉香浓郁,口感醇厚,还可以代替味精使用。是不是酱油大体上就分为老抽和生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酱油只分为生抽和老抽,可太片面了。它还可分为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由大豆和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液体调味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但在生产过程中,用酸水解植物蛋白生产氨基酸而工艺不完善时,就可能会造成氯丙醇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规定,配制酱油只能作为复合调味料,不能再称之为“酱油”。所以买酱油得选酿造酱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指标也要关注,那就是氨基酸态氮。它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之一,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属于增味元素,是判定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186-2000《酿造酱油》对酱油等级有这样的规定: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说明发酵程度越高,营养越丰富,鲜味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市面许多标注“零添加”的产品,实际上是指没有添加其中一部分添加剂,并不是里面不含食品添加剂。因此,不必盲目追捧标签上标注的零添加食品,还是要看配料表,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相信这回大家都会挑选酱油了,但没用完的酱油该如何保存呢?下面的视频里有答案。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酱油怎么选?长了白膜还能吃吗?

图片 视频丨《食安辽宁》栏目

编辑丨曹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