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大将是一位1925年入党的老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湘南暴动,上过井冈山,早在红军时期就当过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是一位意志坚定、经验丰富且很会打仗的高级将领。

在抗日战争中,他担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3师成为新四军战斗在华中的一支英勇善战的劲旅,名扬四方。南京、上海、合肥等地不少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奔。由此,在黄克诚麾下,就聚集了一大批从爱国抗日的热血青年。

黄克诚很重视对这些青年和干部的培养使用,关心他们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鸿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曾参加过国民党,抗战开始后担任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上将的秘书,并于1938 年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

但是,他不满国民党的腐败之风,经党组织同意后,来到华北敌后,辗转到了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即后来的新四军第三师)。但是,遗憾的是,因党的组织介绍信在接转中出了差错,使得朱鸿失去了组织关系。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甚至还引起很多人对他的怀疑。

朱鸿跟着黄克诚从河南到苏北,一路做群众工作,调查社情民情。黄克诚对他考察了解了一段,觉得他作风严谨又颇有文才,便对朱鸿说:“一个真心信革命的人,党是不会把他关在门外的。”

这给了朱鸿极大的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朱鸿调到了师政治部工作,不久,他重新申请入党。机关党支部讨论同意,但因他的社会关系复杂,不敢确定,报到师党委。黄克诚毫不犹豫地说:“朱鸿这个人可信,我们不能把这样的人拒之党的大门之外。”

并且,黄克诚还说:“我愿做他的入党介绍人。”

他这么一表态,政治部主任吴法宪、敌工科长王安公和一位副指导员梅殿良都纷纷表示愿当他的介绍人。结果,朱鸿成了第3师唯一一个由四个人介绍入党的党员。

事实证明朱鸿确实是一位好同志。

他跟随黄克诚南征北战,抗战胜利后,又由苏北转战到东北,参加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转行到空军,担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在文革中,他因为他担任蒋百里秘书的历史遭多年迫害,黄克诚复出后,又出面为他证明,使得他的问题又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80年代,朱鸿终于找到了1938年介绍他入党的马彬和地下党领导人李琦,他第一次入党的时间被确认了。朱鸿十分长寿。94岁时,他回忆自己两次入党的历史,十分感慨地说:

“我跟随黄老多年,最为敬佩的是他对党、对人民、对同志的那种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套)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为读者喜爱的红色历史畅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