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上海解放75周年。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面解放,这座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回到人民手中,开启了上海历史的新篇章,而5月27日这一天也成为上海解放纪念日。

最近,“迎来光明的上海”——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专题文献展将在梅园公园内的长城家园举办,展览由陆家嘴街道人民武装部主办,展品由上海收藏家、浦东新区收藏协会会长冯建忠提供的。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这次冯建忠带来的展品内容非常丰富,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让我们走进展览现场,听听他讲述这些珍贵展品背后的故事。

75年前,为了解放上海编印了这些书报刊物!收藏家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75年前,为了解放上海编印了这些书报刊物!收藏家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

《上海会客厅》节目

这次的展览位于梅园公园内的长城家园,按照冯建忠提供的地址,记者在梅园公园门口与他先碰头,然后一同前往展览现场。据介绍,长城家园是上海市第一个社区国防教育基地,被命名为上海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浦东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而梅园公园是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主题公园。

作为老上海和浦东人,冯建忠认为在这里举办上海解放的主题展览非常有纪念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位于梅园公园内的长城家园

刚走进长城家园,就有工作人员笑着告诉冯建忠,这两天已经有市民提前来参观打卡了。据悉,这次展览以百余张图片制作的十块展板及300余件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实物,再现上海解放、接管和开始新的建设的历史轨迹。因为今年是上海解放75周年,冯建忠很早就开始准备策划和制作展览材料了,光是为了选十块展板的图片和文字素材,他就花了三个多月时间。

展览宣传展板(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宣传展板(部分)

“我现在在做无愧于时代的收藏人,目的是让藏品活起来,展起来,用起来,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冯建忠告诉记者。

冯建忠每年举办各种展览十多场,并配合相关单位举办各种主题的展览,包括学雷锋日、五一劳动节和国庆。

这两天,冯建忠在家中翻出一本5年前出版的大开本《图述时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摄影》。2019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了“图述时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摄影展”,新闻晨报是协办方之一。在近40张解放上海的历史老照片当中,冯建忠一个人提供了17张,还有一大批珍贵实物。

在沪上收藏界,冯建忠除了收藏量大,也热心公益,他先后捐献了1600多件藏品给博物馆和纪念馆。对于这次甄选出的几百件与上海解放主题相关的展品,这位老收藏家坦言:“我个人希望这些藏品不会去传给子孙后代,而是让它们能用于爱国主义教育。”

冯建忠向记者介绍展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建忠向记者介绍展品

冯建忠被誉为国内收藏界的“创刊号大王”,这次展览,他为市民带来了什么“宝贝”呢?据介绍,珍贵展品有解放上海前在丹阳集训时发放的《上海概况》一书,有战士人手一册的口袋书《入城纪律》《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等,有最早报道上海解放的《上海人民》号外,还有《解放日报》创刊号、《人民警察》创刊号、《庆祝上海解放周年纪念展览会专刊》等。

《上海人民》号外是上海解放时,由中共地下党组织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名义在第一时间编印出版的,为稳定人心,发动群众做好迎接解放与配合接管工作,重新恢复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上海人民》于1949年4月8日创刊,前后共出8期,号外1期。记者注意到,《上海人民》号外的出版时间为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进城时的《约法八章》也曾刊登在上面,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1949年5月25日出版的《上海人民》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5月25日出版的《上海人民》号外

在展柜里,记者看到了一张《解放日报》创刊号,这是一份1949年5月28日出版发行的《解放日报》,品相较好。

1949年5月28日出版发行的《解放日报》创刊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5月28日出版发行的《解放日报》创刊号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党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报名交给上海,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兼上海市委机关报。当时,著名新闻人范长江、魏克明等一批新闻干部奉命南下,与恽逸群率领的新闻大队在丹阳荆林村会合,迅速开展《解放日报》的机构组建及创刊准备工作。《解放日报》创刊号上3000余字的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就是在丹阳起草完成的。5月28日上午,《解放日报》创刊号与上海市民见面。

冯建忠当天还给记者带来了一份1949年5月2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第二号报纸,这期报纸在头版刊发了委任陈毅为上海市市长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布告》(秘字第一号)。

冯建忠展示1949年5月2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第二号报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建忠展示1949年5月2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第二号报纸

1949年4月,为了准备接管上海,中共中央社会部以“书报简讯社”名义编印了《上海概况》一书,共664页,介绍了旧上海的土地、人口、政治、军事、财经、公用事业、文化事业、社会事业等情况。

1949年4月编印的《上海概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4月编印的《上海概况》

记者注意到,《上海概况》封面印有“非卖品”的字样,表明这不是普通的读物,更非公开出版物。《上海概况》对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现状作了系统介绍和表述,它不仅是当时进行接管工作的一本重要参考书,也是迄今史学工作者了解上海历史与社会状况的一份难得资料。目前,冯建忠已经收藏了6本《上海概况》。

在展览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一批口袋书,包括《入城纪律》《卫戌部队在执行职务时处理外侨问题守则》《外交纪事》《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等册子,在《入城纪律》的封面上,写着“华东军区司令部印,1949年5月”的字样。上海解放时,解放军战士纪律严明,这些口袋书功不可没。

《卫戌部队在执行职务时处理外侨问题守则》《入城纪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戌部队在执行职务时处理外侨问题守则》《入城纪律》

在展柜当中还有中共中央华东局为接管上海印发的《城市政策第一辑》和《城市政策第二辑》,由华东局秘书处编印,这两本书说明中共中央华东局对接管上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使广大军民对接管上海的任务、政策、纪律有充分的认识。

《城市政策第一辑》和《城市政策第二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政策第一辑》和《城市政策第二辑》

记者还看到了《人民警察》创刊号,这份杂志是1949年7月7日出版,由陈毅题写刊名,是中国第一本融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为一体的公安刊物。据悉,早在丹阳集训时,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扬帆与调研科科长钟望阳就有办一本公安刊物的想法,并将此事列入接管工作的议事日程。

《人民警察》创刊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警察》创刊号

在展柜当中,有五张老照片,冯建忠指着其中两张解释说,这是川沙县城在1949年5月15日解放后,解放军战士在川沙万利照像馆拍的照片,还有战士和川沙青年的合影。“唯一遗憾的是,我不知道照片上的这些战士是否还有健在的?”冯建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战士在川沙万利照像馆拍的照片

记者看到一面绿白相间的锦旗,这面锦旗背后也有故事。1949年6月,华东军区司令部宣布成立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各校学生踊跃报名,这是当时上海私立圣芳济中学自治会、教职员会赠给本校参加南下服务团的同学“光荣属于南下同学”的锦旗。圣芳济中学1950年更名为时代中学。

上海私立圣芳济中学制作的“光荣属于南下同学”锦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私立圣芳济中学制作的“光荣属于南下同学”锦旗

记者查询发现,1949年6月18日和6月20日,《解放日报》刊发了“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招生通告”。冯建忠表示,如果这面锦旗在今天能够重新回到学校展出,应该很有纪念意义。

作为解放上海的功臣,田云樵1949年是中共地下党策反委员会委员,为解放上海,他成功策反了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解放上海的前线总指挥聂凤智曾说:“追忆此次对刘(注:指刘昌义)部的策动工作,确为田云樵同志在枪林弹雨中,亲临两地前线奋不顾身所努力进行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云樵在1993年9月的亲笔手稿

这次展览展出了田云樵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亲笔手稿,落款时间为1993年9月8日。在信中,当年已经八旬高龄的田云樵回忆了在1949年5月策反刘昌义率领4万多官兵起义和平解放上海苏州河以北的详细过程。

冯建忠最近还翻看了自己收藏的1949年5月19日至23日的《新闻报》与《商报》,上面报道了解放军经过与国民党军激战之后最终解放高桥的情况,可见当年解放上海是多么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