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形式。比如书法,剪纸,绘画,戏曲等。其中对联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在明代,有一副对联因其独特的形式和巧妙的构思,成为了千古绝对,流传至今。这副对联的上联与下联一字不差,看似简单却深藏玄机,令人拍案叫绝。究竟是什么样的对联能在简短的字句中展现出如此高超的智慧?这种独特的对联形式如何在千百年间被人们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上最懒的对联

对联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润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正规化的艺术形式,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各式各样的绝妙好对层出不穷,

例如在江西省吉安市的某处,农民们就发现了一副巨大的铁质十字架,上面刻着几行字,明确了时间是三国时代东吴的赤乌元年,正面写着刻写者为东吴政权的开国皇帝孙权孙仲谋,背面写着一副艺术含量极高而且用句精美的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霭千秋。”

上句的意思是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铁柱坚不可摧,铁柱折射出来的光芒耀眼的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这光芒将会洒向天下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短的几句话,反映的却是老百姓心中最为朴素的真理,那就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以及国泰民安的向往。下句的意思是天底下所有的老百姓都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金炉香篆”象征了神明能够保佑这个国家稳固昌盛。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副对联,也十分得神奇,因为它堪称是史上“最懒”的对联,它“懒”在何处呢?这副对联的下联几乎是原封不动的照抄上联,一个字都没有改。

那么它又“奇”在何处呢?因为它就算原封不动的照抄上联,却依然能够成为千古绝对,流传到了现在。这个中奥妙至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副对联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才子徐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渭为何会写出这副对联?

徐渭字文长,他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这三位都是明代文坛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解缙是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的名臣,负责编辑撰写旷世巨著《永乐大典》,杨慎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

但是他曾经创作出一首流传千古的著名词篇,名字叫做《临江仙》,后来更是被《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选为整篇小说的开篇词,知名度更上一层楼。能够与这两个人并列,可见徐渭的含金量了。

明代文人之间盛行对对联,周星驰的那一部经典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就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一现象。其中那个宁王幕僚对穿肠对到喷血的镜头,虽然它的表现极尽夸张,但也是当时文人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途多舛

徐渭的一生堪称是命途多舛,他年少有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应试中举,成为乡里人人传颂的诸生,诸生的通俗说法就是秀才。但是他后来又多次参加乡试,都没有中举,后来他被时任浙直总督的胡宗宪赏识,成为了他府上的幕僚。

他运用自己的计谋帮助胡宗宪活捉海盗头领徐海,诱杀汪直,充分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因此得到了胡宗宪的重用。胡宗宪之所以能够被嘉靖皇帝委以重任,镇守东南一隅,抗击倭寇,是因为有内阁首辅严嵩的支持。

严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在位期间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大力培植党羽,媚上欺下,残害忠良这些事情上面,导致天怒人怨,朝野沸腾,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胡宗宪就是其中之一,有了严嵩的保驾护航,胡宗宪在官场平步青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树倒猢狲散,嘉靖死后,严嵩失去了唯一的靠山,随之迎来倒台。胡宗宪同样也受到了牵连,进了大牢。当徐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悲伤又害怕,据说就是因为受了这件事情的刺激,徐渭从此患上了一种现代社会十分常见的疾病精神病,变得疯疯癫癫。

精神病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发达,医疗设备完善的社会,依然被看作是一种不治之症,更何况是在愚昧落后的古代,徐渭患上精神病之后,妻子也在不久,也患上了不治之症。

徐渭因为曾经帮助过胡宗宪,就像是现在杀过人的犯人,就算是从监狱里出来,决定从此以后改过自新,也还是要不得不忍受来自旁人的恶意的白眼。

在胡宗宪手下做幕僚的日子成为了徐渭挥之不去的黑历史,患病的遭遇也使他受尽了乡里人的冷嘲热讽,他开始逐渐知道当一个人落魄的时候,喝一口凉水都会噎着,当一个人落魄的时候,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将会离你渐行渐远,他认为这个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对于这个社会已经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曾经自杀了九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功,他甚至自残,最为严重的一次是他偷偷背着他的妻子,把自己的耳朵给割了。在朋友们的开导下,他选择活下去,他后来娶了一位小老婆,但在病情发作的情况下,又杀了她。

于是他被抓到牢里,论罪本来应该处死,幸好他朋友花钱,他才逃过一劫。获释之后,他选择浪迹天涯,漂泊四方。晚年困苦交加,没有生计,只能在无尽的遗憾中离开人世。

做对联赠友人

虽然徐渭的人生经历堪称是一波三折,但是他为后世的人流传下来了许多不朽的文章和许多有趣的轶事。今天要说的这副对联是徐渭给一位正在读书的友人写的,那位友人正打算进京赶考,但是又担心自己会考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考不上的话,家中还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需要他来赡养,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话,他们一家有可能会饿死,因为这位朋友没有一技之长吧,只知道读书,如果他连书都读不起来的话,他认为他的人生将会面临一片黑暗。

而徐渭这个人虽然自己重视功名,胡宗宪死后,他因为抗压能力太差而发了疯,但他却劝友人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问心无愧了,就算没有考上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位友人的胆子比较小,他还是希望虚伪能够多多鼓励与他,这样子他的心里才会比较有底。

于是他就对徐渭说:“徐兄,你能否送我一段寄语,来日我金榜题名,一定不忘徐兄今日劝慰之恩。”徐渭闻言,便说道:“徐某今日为你出一副对联作为寄语,聊表劝勉之意。”朋友说:“请赐教。”徐渭沉吟半晌,说道:“我先出一个上联哈,好(好读第三声)读书不好(读第四声)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不继续说话了。友人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于是问这个徐文长:“文长兄,你这人也是奇怪,我刚才让你做一些寄语来宽慰与我,你反倒好,只做了上联,却不做下联。

这古往今来哪还有像你这样出对联的?”徐渭见这位朋友还没有看明白,于是便想着去挑逗一下他:“仁兄既然要求功名,那你觉得下联应该是什么?”

只见那位朋友涨红了脸,半天也没有别出来一个字,徐文长见这位友人十分为难,于是便打算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他对朋友说:“好吧,看你这么为难,我也就不勉强你了。这副对联的下联是...”他去对联店不紧不慢地借来一张白纸和一张毛笔,写了几行大字。

那位朋友凑上前去一看,吓得瘫倒在地。徐渭写出来的下联到底是什么?能够让他这位朋友震惊到。原来徐渭写出来的下联是这样的:好(读第四声)读书不好(读第三声)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带着十分惊讶的神情问道:“兄台,我是忠厚人,我刚才明明是在诚心诚意的向你发问,可是你为什么要故意编出这样一个哑谜来戏耍于我呢?”徐渭故作疑惑的问道:“兄台,你休要污蔑与我啊,我何曾戏耍与你了?”

那位朋友支支吾吾的指着这张写着两副对联的白纸,说:“你这副上联竟然和你这个下联一模一样,这世上哪有你这么对对联的?你还说不是在戏耍于我吗?”徐渭看着朋友窘迫,再也忍不住了。

他说:“好吧,我莫逗你玩了,实话和你说了吧,这上下两联虽然看似一样,但发音不同,意思就是天壤之别,上联的意思是读书是好事,但不能死啃书本。下联的意思是有些人小时候不读书,老了却后悔。说完就教了朋友怎么读,朋友恍然大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结语

简单的对联,传达的却是深刻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徐渭写下这篇随意的对联,表达了他对传统士大夫的轻视,而正是这种不同于传统文化形式的对联,才能尽显它的魅力。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青州广电——明代“最懒”对联:上联与下联一字不差,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