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江苏涟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及毫无存在感的涟水中专,因为17岁女孩姜萍在有全球名校数学精英参加的阿里数学竞赛中,出圈的表现而出名了。"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这一独特校名,也因她的卓越成就而熠熠生辉,成为照亮众多顶尖学府行列的一颗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等等。
现象级事件往往都具有突发性、偶然性、蹿升快、反转强、势头猛、震撼力等特性。
此事件也不例外,一个籍籍无名的职业中专学生一飞冲天了。姜萍毫无疑问是数学天才,家庭贫困的重负使得她选择了中专学校服装专业。
但是对数学的热爱和沉迷以及天赋等,注定她成不了好裁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虽然她有就学浙江大学的梦想,虽然她的成就很惊艳,虽然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都抛来了橄榄枝。香港中文大学主动抛出橄榄枝,向她伸出合作之邀,足见权威机构对她非凡实力的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等。
但是许多事并不是心想事成的,而是被所谓的规则规定或者是限定了。正如浙江大学“不方便回应”一样,按照现在的体制机制,她大概率是升入常熟理工学院。
也就是说,她很难逾越制度藩篱。也就是说,她很难被破格
由此不由得想起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很难培养出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也想起了几个例子。
臧克家当初考青岛大学,数学交白卷。在语文试卷上,臧克家写下了这么一首仅仅28个字的诗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正是这首短短的诗歌,让臧克家的求学之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的数学交了白卷,语文却破天荒的拿到了98分的高分成绩。当时慧眼识珠的是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
被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还有熊庆来慧眼识华罗庚的故事。1931年寒假期间,熊庆来在《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数学论文,即华罗庚所撰写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熊庆来觉得文章层次清晰、论证周密、语言简练,不禁为文章叫好,他以为华罗庚是哪个大学的数学教授,当他得知华罗庚只是一名数学爱好者,数学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而来,随即联络叶企孙一起向校方推荐了华罗庚,毫无学历背景的华罗庚最终被清华录用,而熊庆来伯乐相马的故事也由此流传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书继世长,“伯乐”传家久。而华罗庚得益于伯乐,又成为伯乐。
1957年的一天,华罗庚收到陈景润的来信,说他读了《堆垒素数论》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华罗庚读完信赞不绝口。华罗庚在数学研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且邀请了陈景润来参加。这一年,因为华罗庚的赏识,陈景润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正是因为华罗庚的慧眼识珠,不断鼓励和奖掖,陈景润在这个平台奋发图强,最终在数学领域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
等等。
相较于过去,我们现在的许多条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说是体制机制和各种程序相对完备了,也相对公正了。

可是这种“完备”和“公正”有时也会陷入二元背反的窠臼,也会走向反面。因为按部就班的程序规则,看上去很美,但却很难容下一个“天才少女”姜萍。
让我们无言以对,也是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