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狐妖小红娘》真人版一上线就引来了无数骂声,主要聚焦的点也就是剧情魔改、服化道魔改和演员挑选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嗯,只能说真人化毁原作的风潮再一次吹到国漫了吗?

其实看看他的日本老前辈,这都是正常现象,绝大部分动漫真人化,从《齐木楠雄的灾难》到《进击的巨人》,基本都是骂声一片,看来是普遍现象。

真人改编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演员和预算都是有极限的。

动画毕竟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表现形式,像是什么飞天遁地、狐尾猫耳都是可以轻易地在画笔下实现,但是真人版要考虑的东西可多了,一个画面里,动作演员能不能做出来,相关布景要多少钱,做出来会不会违和感太重等等,全都是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狐妖小红娘》真人版为例,很多人都在吐槽演员平均年龄就看起来太老了(30岁+),和原作的少女对应不上,但是毕竟人家年龄也摆在那里了,依靠单纯的化妆很难压制演员身上的疲惫感。

化妆算是真人版的重灾区之一,许多真人版都被疯狂吐槽过,要么是角色显老(毕竟很多动漫角色设定也就十来岁的样子,但是演员很多二三十开外),要么一股浓浓的廉价cos味,毕竟二次元那五颜六色的头发可不是那么好还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名批评齐木楠雄的灾难

还有一点就是五毛特效的问题,额,这个直接上图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外国同行们也不见得做得多好,还是拿《齐木楠雄的灾难》举例,五毛就算了,还显得违和感特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要说真人版能不能做好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约束真人版发挥的主要是演员和预算,那么就在这两样上下功夫不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誉为真人漫改天花板的《浪客剑心》,就是把前面的问题完全规避的产物。对于电影设计方面,该片延续了港式武打片的套路,更是有甄家班成员担任武术指导,演员也是长期拍摄特摄片的动作戏专家。最重要的是:预算足,很多场景搭起来毫不违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里面的火都是真火

但是不要忘了,这部电影当年是日本票房冠军(毕竟剑戟片的动作戏实在太烂),制作方还是华纳兄弟,一般片厂可没有那么大市场和预算。

以《冰果》为例,首周末的票房仅仅几千万日元,而《浪客剑心》的数字是4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和千反田爱瑠的演员不符合阿宅审美也有关系)

票房少则投资少,投资少则制作烂,制作烂则票房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死亡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有大佬出来接盘,要么本身粉丝基础很足,不然真人版经常暴死也很正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国的超级英雄系列也是漫改真人版,很少有人说他们尴尬的,就是因为他们几乎集中了全美乃至全球顶尖的演员、特效还有预算。而二次元圈的影响力、庞大的市场以及产业化都不大的情况下,自然效果差点也成了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狐妖小红娘》真人版来说:很多演员看着靓丽的很,但对角色的把控并没有做到位。这就导致不符合阿宅的期待,就算给你找个借口“魔改”的话,也依然说不出什么亮点,这就导致一边哀嚎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妆照还可以

就拿论“魔改”的米国大片来说,魔改量可一点不比亚洲片少(阿斯加德兄弟的帽子呢?),但是由于靠谱的服装设计所以显得不算违和,至于《狐妖小红娘》我只能说制作组如果不会设计可以花几百上拼多多买套cos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另辟蹊径的方法:选一个对于演员和预算要求都不高的剧本,然后忘记他是漫改。

比如2011年8月20日在日本上映的《白兔糖》也是漫改电影,讲述了一个看似玩世不恭的青年河地大吉,与已去世的祖父留下的六岁私生女一起生活的故事。这个电影并没有多少批评的声音,因为这只是一部纯粹的伦理剧,根本不需要演员做出什么危险或者高难度的动作,更不用花大价钱去搞特效,甚至连化妆都很接近于普通日剧,如果没有原作打底的话,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这是一部漫改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抛开《狐妖小红娘》的名头来看,这也不过是一部很普通的古偶剧,和《白兔糖》是普通日剧没有什么区别,制作组明显想要走的是第二条路(毕竟内娱不仅菜而且还贵,演员难以提升的情况下预算可一点没有少吃,第一条路根本不存在)。

不过《狐妖小红娘》显然不是对于演员和预算要求都不高的剧本,更是不可能忘掉他是漫改,所以真人版改出来依托答辩也是情理之中了。目前《狐妖小红娘》真人版已经更新到第八集了,不晓得你还在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