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楼市还在延续过去的调整态势,换句话说,之前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但效果非常有限,可见不买房的原因并不只是房价太高,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过房价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房子捆绑了太多东西,你不买房,可能就结不了婚,结不了婚还谈何生娃呢?一套房子少说也要百万,普通人一个月三五千的工资,确实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买了房子,那也是掏空积蓄付的首付,然后每个月要还很多的房贷,这样一般的收入都要用来还债,经济压力肯定很大,于是生一个孩子之后,就不敢再要二胎三胎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房价和生育其实是“对立”的,试想一下,如果房价很低,买房像买车一样。

那么人人都不用负债了,赚的钱可以用来提高生活质量,多生一个孩子自然也有信心了。

那么到底该保楼市还是保生育呢?保楼市就不让高房价下跌,这样的话生育率可能还会下降,如果是保生育,那就让房价回归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近两年的政策来看,似乎是偏向后者,现在首付比例降到15%了,房贷利率也下调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也提升了,很多大城市还放开了限购,买房送户口。

表面上看是保楼市,其实是鼓励刚需买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能大起大落。

而保障房的加快建设,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被视为二次房改,更是在保生育。

这和第一次房改是完全不同的,1998年第一次房改是实现住房商品化,增加住房供给,于是房子越建越多,价格也越来越贵,虽然透支了很多需求,但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房价已经高到大部分都买不起了,所以要进行二次房改,增加保障房的供给,让那些收入低的人也能在城市落脚,一次性解决他们的结婚、生娃、学区房问题。

未来市场上可能就是商品房和保障房并存,有条件的富裕家庭可以买商品房,价格随行就市,由市场说了算。而中低收入人群可以买保障房,先解决人生大事,以后有机会还可以置换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