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与教育家,他是江苏南通人,饱读史书,并在光绪二十年考中状元。考中状元后,张謇步入仕途,授翰林院修撰。也是在这之后,张謇积极践行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理念,创办了很多教育机构与实业机构,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謇有个儿子,名叫张孝若,张孝若自幼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受父亲影响,张孝若长大后也走上了教育与实业救国的道路,并继续为近代民族工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可惜的是,张孝若年仅37岁就英年早逝。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张孝若的儿子,也就是张謇的孙子,他的名字叫张绪武。新中国成立后,张绪武致力于新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并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担任了江苏省副省长等职务。那么,张绪武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绪武出生于1928年,出生于一个大户人家,是清朝状元张謇幼子张孝若的儿子。张绪武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读书刻苦,学习成绩很好。中学毕业之后,张绪武考入震旦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一段时间后,他转入私立南通大学纺织科学习纺织技术。

1950年,张绪武从私立南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纺织厂,成为一名工程师。当时恰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很多行业急需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张绪武放弃了家乡的优渥生活,主动要求前往东北的佳木斯,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佳木斯期间,张绪武长期在工厂从事技术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张绪武也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各个历史阶段。比如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那段时期,张绪武力所能及地团结工厂的干部与职工,积极稳定工厂的生产秩序,全力维持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努力减小“四人帮”造成的损失。

十年浩劫时期,张绪武身处东北,但家乡发生的一件事也令他痛彻心扉。那段时期,当地的造反派砸毁了张绪武祖父张謇的大墓,好在后来张謇的大墓得到了修缮,张绪武也在1979年调回江苏南通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家乡之后,张绪武先是担任了江苏省南通纺织科研所工程师,1980年,在干部“四化”政策的推进下,张绪武担任了南通市副市长,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张绪武不仅是大学生,而且也在基层锻炼多年,懂专业技术,也懂经济,符合“四化”的标准,因此他受到重用也是理所当然的。

1983年,55岁的张绪武担任了江苏省副省长。任职期间,张绪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忘我的精神投身江苏省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工作当中,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优势,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继续为江苏省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60岁的张绪武还担任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他广泛联系各地工商界人士,努力推动经贸交流与协作,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之后,张绪武还担任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以及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等职务,继续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言献策,并做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