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红圈又地震。

一些人刚刚爆火被全网追捧却被扼止,一些人以为自己还能长红却一夜归零……

像是摁下了加速器,网络上的“速生”和“速死”,常常令旁观的人瞠目。

今天说两批人。

一批人走红了,一批人陨落了。

一个人一首歌带火一座城,山东菏泽的郭有才,以一首翻唱老歌《诺言》爆红出圈,10天涨粉1000万+。

复古打扮看起来饱经沧桑的顶流,其实今年才25岁。

郭有才为什么红?

10岁丧母,父亲再娶,在不同亲戚中寄人篱下地长大;13岁辍学打工,做杂活攒钱,开店失败,如今和对象再次创业开烧烤摊。

他嘶声力竭地唱“你我不能重头,不能停留,不能抗拒命运左右”,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网友听出了一种拒绝低头,抗争到底的励志,被视作是真正的底层和草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此,原本荒废的菏泽南站因为他的直播,每天哐哐涌入几十万上百万人次的游客,直播打赏一夜数十近百万,直接盘活了一个北方城市。

继眼看泼天富贵终于轮到自己,火速聘请郭有才做“文化旅游推荐官”后,菏泽文旅出动人手,浇地板,拉网线,召集志愿者做后勤……

一切都准备好了。

然而,像淄博、哈尔滨、天水那样的热度没有降临。

反倒是一条言辞凌冽的批判上了热搜#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将这场爆红兜头浇了桶冰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烧烤和麻辣烫走红,它的流量是可预估的;

然而“人”的变数实在太大,很快就失控了。

爆红的郭有才还没飘,各路人马从全国各地涌向菏泽,模仿郭有才、直播蹭他热度的有之;趁机兜售小商品,给挖金的人卖铲子的有之。

但更多的是穿着奇形怪状衣服,直播卖艺的网红们,他们有人成群结队地摇花手,有一群妖娆美女扭腰跳舞,还有孙悟空、红孩儿、大花袄等各式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步一回首,密密麻麻全是对着镜头挤眉弄眼的网红们,将附近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出行,郭有才本人来晚了也只能靠边儿站。

官媒批判:装扮怪异,搔首弄姿,祸害毒瘤

网友怒斥:群魔乱舞,牛鬼蛇神,内容低俗

失控的口碑让菏泽官方不得不紧急踩急刹,叫停这场鱼龙混杂的网红盛会。

几乎同一时间,又一批网红被退网。

以王红权星,柏公子,鲍鱼家姐为首,这类以骄奢为荣,炫耀奢侈富贵生活,展示鲍参翅肚,坐头等舱吃米其林的“炫富网红”被集中清退。

不知真假和财富来源,但在镜头面前翡翠珠宝满脖满袖,自称在北京一个小区7套房,身上没有8位数不出门的“人生赢家”,既让粉丝们艳羡,也让他们压抑绝望,迷失在物欲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根和巨贾,土俗vs高奢两个极点的网红被管束,都是以:影响孩子心智,带坏全民价值观,腐蚀下一代为由。

甚至掀起了一阵声浪,直指直播打赏是网络乞讨,要求一刀切关闭打赏,甚至直播功能。

顺应情绪唱衰很简单,但屏蔽偏见理智看待越来越难;粗暴下结论很简单,但把事情看复杂却越来越难;靠边站选立场很简单,但穿透表像辩证分析越来越难。

无可否认,为博眼球剑走偏锋的低俗、黄色、暴力内容确实会造成不良影响;

但网红不光只有美女擦边、恶搞劣质、暴食暴力赛道,也有利用网络渠道来宣扬文化民俗,非遗艺术,手工艺品的。

不良风气需要整治,但理应培养辨别能力,引导大家选择正确,而非一棍子掀翻。

就像网友的精辟点评:

“ 打击网红简单,改进教育体系和家庭环境不是旦夕之功。我也讨厌街头直播,但不支持简单扑灭。就跟地铁站口的摩的和早点摊,除非取缔前给另一条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尚成为网红,挤破头去做网红已经是大势,但人的本能就是叛逆而趋利避害的:一边大肆宣传网红的暴富,一边严厉抨击只会适得其反。

治标也要治本,用良币驱逐劣币。

在我们很多人不曾注意到的角落,这些动辄几百上千万关注的网红,让困在信息茧房的人们很错愕:

到底是什么人在关注他们?

网友一针见血地指戳破:“直播的人是放羊的,看直播的人是砍柴的,你花时间花钱看他,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绝世网红》

展示草根或富贵的生活,就是别人的工作。你围观别人上班挣钱,是不是有点太耽误自己搬砖了?

郭有才的爆红,某种程度上少不得平台的推波助澜。

每隔一段时间推出一个“草根逆袭”在平台暴富,这些样本吸引了其他受众趋之若鹜地涌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渴望成为下一个一夜爆红的“幸运儿”。

就像驴子眼前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但你会为了吃到它,没日没夜地直播拍视频做产出,为平台打工,贡献源源不断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绝世网红》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流量就是一阵风。

短短一两年得到“现象级”爆火的网红真不少,从上百个分镜头拍摄农村的东北张同学,无滤镜记录真实日常的普通学生于文亮,白天疯癫晚上emo发自拍的“闻神”闻会军,魁梧平头力大能扛的东北雨姐……

到草根青年诺米闯关失败,一句烫嘴说唱捧红的成都迪士尼;开封王婆组织起来的现场相亲大舞台;再到如今火遍全网的南京阿姨10元手冲咖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量的旋风刮到哪儿,哪儿就涌入海量人群。

尤其看到有无数人坐高铁、转火车,不远千里奔赴到现场,哪怕排队也要和一个健身器材合影,或喝一杯植脂末爆表的速溶咖啡时,参与的人乐在其中;

围观的人觉得难以理解,看不懂且大为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上,除了一部分人云亦云的跟风外,一个人能爆红,一定是戳中了某些群体性的大众心理。

愿意给出身底层的奋斗青年打赏,因为他勾起同为草根的自己奋斗的心酸和共鸣;围观于文亮的怼脸自拍,是因为被唤起了在平凡生活中寻找闪光点的热情;

爱看暴食、拼酒、装疯卖傻的审丑网红,暗含了耍猴的戏弄欲和优越感;一期不落地看炫富网红的奢华生活,是因为寄托了富足生活的向往;和健身器材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合影,是一种对权威的结构和嘲弄……

未必都是对的,但所有人都在寻找嘴替或脸替。

大家追随的、迷恋的、赞赏的不是这个顶流或那个网红,全都是他们曾经的、期盼成为的另一个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代,希望和情绪价值最稀缺可贵。

大家内心荒芜,也太闲了,所以有大量的时间精力沉溺在网络,或进行低成本的线下娱乐。但生活实苦,找点乐子又有什么错呢?

真嫌他们吃得差,那就先端出点好东西来,表示鄙夷并不能反衬自己的优越。

片面粗暴地评判是容易的,但也是偏颇的。这就是如同菜市场一般,熙熙攘攘的众生相。

作为局外人,真有资格审判他们吗?

在某些特定时刻,焉知自己不会就是局中人?

点亮“在看”,

擦亮双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蝉创意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

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播报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