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前,中纪委接连收到举报信,检举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涉嫌贪污,中纪委经过暗访调查后不但没有处罚,还给晋升。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宏塔是李大钊的孙子,他出生于1949年,正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百废待兴。他的父亲李葆华担任北平市第二副书记,经常加班。他的母亲在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工作,也忙得不可开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宏塔出生才19天,就被父母送进了托儿所,直到6岁时才被接回来。

李宏塔家中兄妹四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在他的记忆中,父母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吃了很多苦头而心生溺爱,反而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

李宏塔的父亲李葆华任安徽省委书记时,李宏塔也随父亲搬到了安徽,在安徽上学,住进了省委大院,成为了真正的高干子弟。可他从未享受过高干子弟的待遇,他从来没有坐过汽车,上下学无论刮风下雨都是骑自行车。

李宏塔的父亲李葆华生活更简朴,每天步行上班,穿着朴素,经常下乡、下厂,微服私访,从不徇私。

一天,有人给家里送了几包新疆葡萄干,年幼的李宏塔因为忍不住嘴馋偷吃了一包,还被父亲狠狠批评了一番。父亲剩余的几包葡萄干给人家退回,被李宏塔吃掉的那一包,父亲折成钱还给了人家。

三年困难时期,一家老幼经常吃不饱,按李葆华的职级,他稍微动下手脚都能让一家人吃得好一点,但是李葆华没有这样做,一家人也是清苦地度过了那三年。

因此李葆华得了个“李青天”的称号。

父亲的生活点滴,为人处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李宏塔。

1966年,李宏塔已长成了16岁的少年,他服了兵役。到部队后,他也没有受到过特殊照顾,他从未向任何人提及过父亲是李葆华,他被分配到江苏河口农场,做了一名以农垦为主的兵,他也随遇而安,干得不亦乐乎。

因为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不觉得作为干部子弟与贫民子弟有什么区别,他犁田、播种、插秧、除草,样样活都能干,从不叫苦喊累。

在部队的三年,他被评为劳动能手。光荣复员后,他进入合肥化工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化工厂工人,跟其他工人一样,戴着防毒面罩下车间劳作。

上班的第一个晚班,班长的助手睡着了,班长一个人忙不过来,他就顶上了一个晚班。班长老包见他踏实肯干,便极力培养他,成为自己的助手,并介绍他在厂里入了党。

因为表现积极,高考恢复后,厂里就推荐李宏塔上大学,李宏塔进入了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再次回到了合肥化工厂工作,从基层干起。

李宏塔从不耍小聪明,做事踏实,他一步步晋升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1987年,38岁的李宏塔在共青团的任期已满,组织部门征求他的工作意见,他本来可以选择担任政法、宣传、大学等部门的要职,但他却选择进入安徽省民政厅工作。

他的理由是:民政实在,能直接给老百姓干实事。

李宏塔如愿来到了安徽省民政厅,在厅领导的职位上一干就是18年。很多亲朋还为李宏塔未能升迁而打抱不平,李宏塔却对这个职级很满意。

李宏塔多年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李葆华的儿子,甚至在父亲的严厉要求下,他也很少看望为省领导的父亲。

无论刮风下雨,他还是一如既往的骑自行车上下班,厅里安排的小汽车接送,他从来不坐,他说:“我觉得还是骑自行车方便,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有人说他做秀,但是做秀一天两天尚可以,谁能坚持20年。李宏塔就是这样,即便以后国家富裕了,人民生活也奔小康了,他仍然骑自行车上下班。

他的妻子曾说,他在担任民政局领导时,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和7双胶鞋。终于在他年龄增大以后,他舍得将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民政厅的厅长,他曾4次主持厅里的建房和分房工作,但是每年的分房他都没有给自己分。每次分房的时候,他都是先群众后干部,别人房少人多,结婚没有房子的,他都觉得别人的难处急需解决,自己的难处还可以缓一缓。

1998年国家的最后一次分房,妻子满怀希望,本以为家里可以换上大房子了。可李宏塔看到许多年轻同志的住房条件差,就放弃了自己的分房机会。

妻子得知后虽然非常失落,但这么多年她也早就习惯了。

他还自撰一副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

他写这副对联的意思是为了敦促自己,一要为人民干事,二要做干净的官。

他并不是写一副虚头八脑的字做样子,而是将为人民着想落实到了实处。

1998年,李宏塔刚坐上民政厅厅长的职位后,就开始着手救灾预案的制定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结合安徽是水灾频发的地区,制定了防水预案。巧合的是,当他刚做完预案,安徽就暴发了百年罕见的大水,当时因为预案做得及时,灾民才得以妥善安置,大大降低了伤亡率。

2003年夏天,淮河、滁河流域发生水灾,李宏塔连续20多天在灾区奔走,雨天一身泥,身上被晒脱了皮,饿了和大家一起就着矿泉水啃干馍。

一年中,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他是在基层度过,他下乡从不向市、县打招呼,经常让司机把车子停在村头,步行进村,检查救济粮的发放情况,检查救济粮的发放情况,询问抚恤金有没有发放到位。

有一年大灾,灾民们收到了救济粮,李宏塔前去查看,当他抓起一把米,发现米又灰又绿。

有老乡无奈的叹口气说:“这米连牲口都没法吃啊!”

李宏塔经过核查,发现下发的米是陈化米后,立即装上一小袋救济粮直奔省城。在省长办公会上,他将陈化米往大会议室的桌子上一放,让大家看。他不怕丢官,也不怕事大,就是帮群众讨个公道。

他不追求车子、房子、位子,就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中。他说这才是为官的本分。

可是2005年6月,有人却向中纪委检举李宏塔贪污,犯有重大经济问题。关于李宏塔的案子还惊动了中央。

结果2005年的7月,中纪委的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在李大钊革命家风沐浴下》为标题,用一个整版报道了李宏塔的光荣事迹。

原来接到检举后,中纪委一直在背后暗访调查李宏塔,在查了关于李宏塔的很多事后,发现他不但不是贪官,还是人民的大好官。

为了让更多的人借鉴和学习,中纪委还大张旗鼓的报道了李宏塔的事迹,大致内容是:报道李宏塔作为李大钊的第三代传人的光辉事迹。

多年未晋升的李宏塔,还被晋升为省政协主席。

如果没有这次被误会检举,李宏塔也许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更没有人知道他就是李大钊的孙子。

当年,李大钊任教授时,每个月有120块大洋的收入,完全可以让一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他将这些钱拿出80块作为革命经费,还经常接济贫困学生和长辛店的工人兄弟。导致家里孩子的学费不能按时交,冬天买不起煤球,他自己也经常是大葱就饼对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钊甘愿用自己一生的清苦,换来革命事业的成功。

李葆华也被父亲李大钊的精神所感染,他一个副国级干部,去世后家中简朴到令人难以至信,家里的沙发弹簧坏了,房子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家具也是老旧三合板的。

李葆华以身作则影响着李宏塔,李宏塔发扬和传承革命家风,坚持为人民服务。

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诗句,不仅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李宏塔继承革命家风,对房子、车子、官职没有要求,甘于清贫,自找苦吃,虽然他是生活上的穷人,却是精神上的贵族。

参考资料:

《百科资料》

《100年,那些热血沸腾的青春》,作者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