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此前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承认空军于3月13日在南加州海岸进行的AGM-183A测试再度失败,但没有透露是什么原因。此后美方虽然宣布“高超声速导弹试射成功”,的消息,但空军方面目前对是否继续采取ARRW项目和索要拨款尚不确定。相比较于早已经装备这种武器的中国和俄罗斯来说,今年高超音速导弹才开始试射成功的美国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提到,西方一直对该问题非常“嘴硬”。欧洲防务周刊此前一直寄希望于美国率先研发和装备高超声速导弹,随后北约武装力量可以替换这种制式武器,所以他们对美方的发射计划极尽吹捧;甚至现在还没有列装服役,欧洲媒体已经将其标榜为“最强的高超音速武器”。俄媒在报道中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在多次失败后美国下一步很可能会更换洛克希德公司,这意味着武器的性能可能还不达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决定性武器”高超音速武器的生产和部署方面美国已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而且五角大楼没有关于在该国部署此类系统的明确计划。美国军方人士承认他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且由于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难度很大,进度正在放缓。”该报强调,飞行测试失败、高超音速武器测试所需的基础设施不佳,而且缺乏明确、全面的计划,意味着“后来居上”已经不太可能,美国下一步需要做的仍然是提高最基本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则认为,洛克希德公司研发的ARRW项目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不仅要满足普通的高超声速目标,还必须实现海陆空通用,这给了西方媒体“吹捧”的空间,认为一经研发成功就必然是成熟版本。但今年试射失败的现实,和美国计划更换公司的说法都在反驳这一思维,美方不太可能在高超声速导弹领域还能拔得头筹。所以最终美媒无奈承认他们已经落后于中俄,如果继续推进或加大投资也是没有作用的,美方在发展的同时,中俄也在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高超声速武器被认为是未来大国之间作战的“决定性武器”,其保证了对敌方战机、基地、军舰等重要目标的命中率,当前全球还没有能拦截如此快速武器的防御系统,相当于只有“矛”而没有“盾”。对此有评论称:“在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多次高超声速导弹打击而无一例被拦截时,美国就已经知道开战要付出的代价,还有人散播出‘爱国者拦截匕首导弹’的未经证实消息;核打击能力总和无法防御的高超音速武器挂钩,意味着大国之间开战是极其危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