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上个月下旬五角大楼签署了对乌克兰4.5亿美元的“新安全计划”,批准为基辅赠送更多武器装备;如果加上27日美国财长耶伦对乌克兰的12.5亿美元财政援助,美方一周时间内在基辅的“额外投资”就超过17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正式军援计划。但即使是在北约各方的鼎力帮助下,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的情况仍不容乐观——乌军迟迟无法发起新的反击行动,在巴赫穆特的争夺战中也已经陷入劣势,面临“撤退还是坚持到底”的选项各方举棋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日,美媒《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专刊,讨论当下美军对实际战争的筹备究竟如何。这篇文章由军事专家迈克尔戈登撰写,文章中援引了多项数据和俄乌冲突的经验,最后得出结论是“美方至少在现阶段还没有准备好和中国、俄罗斯发生直接对抗”。文章一开始就表示美方对中俄的对抗立场实际上不是在俄乌冲突前后才开始,早在中东战争基本停息后他们就布局好了下一步棋,只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一切准备还没有就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援引了三点立场证明美方无法开启“同中俄冲突”的战局,其一是美国战时非常依赖空中优势,包括海上的空军基地、航母力量,但他们认为这点至少在对抗中国方面不起作用;其二是文章指出俄乌冲突暴露出美军弹药储备非常不足的劣势,美国如果直接搅入和中俄的战局,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等“决定性力量”会在几周内耗空,且他们的弹药和导弹产量落后于中俄;其三是乌克兰冲突牵制了美国大量的精力和战略力量,由于美现役部队没有大扩招计划导致服役人数远远不够,如果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多年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戈登还给出了一条新信息:他认为当下美方想尝试用“新型装备”压制中国,已经加大了这条路上的投资;但这些装备的研发周期很长,在2030年前很难准备就绪。此外有其他的评论人士还提及另一条对美方直接卷入冲突的不利观点:美国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热情“消失太快”,这在上世纪发生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本世纪的中东战争、俄乌冲突中都有体现;在去年俄“特别军事行动”刚开始时,民众有60%-75%的受访者对美方军援泽连斯基表示支持,现在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了不足45%,社交媒体上也从“挺乌”变为充斥着大量对拜登和泽连斯基的不满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根据文章的观点认为美国在深度介入乌克兰局势时,不太可能参与和中方的冲突,尽管拜登曾两次喊出“保卫台湾”的口号。但也有其他意见认定美方在无法参与的情况下,还有一招“联合制裁”作为替代方案;譬如港媒爆料美国去年曾多次和欧盟讨论“如何把对俄罗斯的制裁转移到中国身上”的方案,上个月拜登又和G7国家领导人商讨“如果证实中国对俄军援,各方应该发起制裁”等问题,尽管欧洲国家的回应并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