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粟裕将军率领六百余名精干的新四军官兵,由浙北向苏南一带挺进,准备破坏南京到镇江一线的公路线、铁路线,迟滞日军的进军速度,以缓解正面战场国民党军所面临的军事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日军刚刚在华东站稳脚跟,还没建立起有效的反游击体制,所以新四军几乎毫无障碍的抵达了目的地,有条不紊地炸毁了部分公路、铁路以及桥梁。按理来说,新四军已然完成了任务,可自行撤走,但粟裕觉得只捣毁交通线还不够,他还想打小鬼子一个伏击,捞一些战利品,于是便将部队安置在镇句公路两岸设伏,静静等着小鬼子“送上门”。

果不其然,一天之后,两个小队的日军押着5辆大车缓缓驶来,一头撞进了新四军的包围圈,粟裕见状立即下令开战,刹那间,公路两边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日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官兵乱作一团,首尾不能相顾。可仅仅10分钟之后,日军便缓过神来,并在军曹、士官的带领下,迅速结成战斗队形,开始向新四军发起反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四军虽然人数比日军多,但装备普遍较差,正面硬拼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眼看着日军越打越气势越盛,粟裕急得是团团转,他没想到日军的战斗力竟如此强悍。此时,有同志建议先行撤退,保存实力,没必要为了一点战利品付出如此大的牺牲。但粟裕认为,这是新四军和日军的第一次交锋,象征意义较强,我方必须取胜,否则会动摇官兵们对革命的信心。

随后,粟裕离开指挥所,来到前线亲自指挥战斗,他先是命令机枪班抢占右前方的一处高地,居高临下压制日军,挫败其锐气;随后命令全军上刺刀,向敌人发起总攻,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这股日军最终被全部杀死,新四军大获全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粟裕认真总结了胜败经验,他认为新四军的官兵们还没完全摆脱土地革命时期那种“小打小闹”的思想,对于日本侵虐者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日军的战斗力远非国民党军能够相提并论,其官兵单兵素质极高,不仅善于拼刺,而且枪法极准。众所周知,粟裕是新四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可谓百步穿杨、弹无虚发,但日军比粟裕还准,在战斗中,新四军官兵往往刚将头探出战壕,还没来得及观察敌情,便遭到日军精准射杀。

另外,新四军各单位的配合也不熟练,在战斗中迟迟无法构成交叉火力压制日军,反而让敌人抓住空隙,利用机枪和掷弹筒反过来压制我方,要不是粟裕指挥能力强大,稳住了新四军的阵线,恐怕敌我第一次交战,就要以我方失败而告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之后,新四军及时进行了战术、战略调整,将交通战、麻雀战、游击战有机结合起来,以全新的姿态应对日军,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至1942年,新四军经过5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一支作风强硬、战斗力强大的钢铁之师,而反观日军,其经过5年的战争消耗,部队伤亡惨重,为了弥补前线的兵员缺口,日本政府开始征召未成年人入伍参军,这些十五、六岁的“娃娃兵”战斗素养极差,完全不是新四军的对手。

到了抗战末期,日军已然失去了对华东的掌控,只能龟缩在大城市据守,而新四军则四面出击,不断攻击日军的碉堡、炮楼,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在1944年,某些日军据点、碉堡的物资供应甚至被新四军完全切断,日军被饿得前胸贴后背,后来日军被逼得没办法,便选择用武器弹药从新四军手中换取粮食果腹。

时间来到1945年,在中国军队、美军以及东南亚英军的合力打击下,日军已然日薄西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而美军为了逼迫日军尽快投降,使用了刚刚研发的核武器,对广岛和长崎造成了严重打击。日本天皇被核武器强大的威力所震撼,他知道再继续打下去对于日本毫无意义,于是便宣布投降。至此,二战宣告结束,中国人民也终于赶走了侵略者,赢得了伟大的民族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仅仅大半年之后,蒋介石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内战,中国又重新陷入战乱之中,一直到1949年,解放军方才彻底击败国民党军,解放了整个中国,中国由此迎来了崭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