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柯利华、通讯员吴慕枫、郑鉴峰)5月24日,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湖北主场宣传活动在黄梅举行,发布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成果——共调查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930种、脊椎动物486种、淡水水生生物1140种、昆虫644种、大型真菌423属种。

湖北主场宣传活动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黄冈市人民政府主办,黄冈市生态环境局、黄梅县人民政府、湖北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围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主题展开交流。

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在神农架、丹江口、黄梅、蔡甸、石首、点军、巴东7个县市区启动实施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评估试点,调查区域涵盖全省高山、丘陵、平原湿地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

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域从北到南,山地、丘陵、湖区、平原次第分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生物多样性。经过调查,黄梅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523种,繁育各类野生植物354种,拥有古树名木961株。

目前,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将为湖北组织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评估和保护积累经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