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从诞生以后,就讲究拜师学艺,讲究口传心授。

在旧社会,如果没有拜师,即便相声说得再好,也是没有资格撂地卖艺的。因为你没有师承,其他的相声艺人就不承认你是说相声的,你敢撂地卖艺,他们就敢来砸你的场子。

相声艺人拜师之后,就有了师承,不但可以靠说相声挣钱养家,还可以被写进相声族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马三立在其他人员的协助下,编纂了一套新的相声族谱。

一向谨小慎微的马三立,在编纂相声族谱的时候,竟然任性了两回:把杨少华写给了郭荣起,把田立禾写给了张寿臣。

杨少华是北京人,出生于1932年,满族。

杨少华的父亲因病早逝,他和母亲、姐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所以杨少华12岁就进入北京启明茶社当学徒,学端茶倒水、扫地擦桌子的一个小学徒。

北京启明茶社是常连安于1938年创办的,一家专门说相声的小园子,里面汇聚了不少京、津两地的相声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三立、杨少华

常连安的三儿子常宝霆比杨少华大几岁,他心地善良,可怜杨少华孤儿寡母的不容易,所以他就经常在父亲面前替杨少华说好话,最终常连安是大发慈悲,让杨少华开始学相声。

常连安还给杨少华指定了一个师父——郭荣起

郭荣起当时已经是启明茶社的名角了,他根本看不上杨少华,但常连安是启明茶社的老板,又是大舅哥,所以郭荣起也不好直接拒绝。

郭荣起无奈之下,只能随口应了下来。在那个年代还讲究磕头拜师,还要摆知。当时杨少华年龄小,又没有钱,所以他既没有磕头拜师,也没有花钱摆知,事情最终是不了了之。

新中国成立后,杨少华进入天津一家工厂上班,郭荣起、常宝霆等人则加入了天津市曲艺团,成了专业的相声演员。

杨少华有曲艺特长,是厂宣传队的骨干力量,经常参加演出,不过和专业团体的接触并不多。

杨少华生养了四个男孩子,妻子又没有工作,他虽然精打细算,日子也是过得捉襟见肘,还经常要靠常宝霆一家的接济。

杨少华和郭荣起虽然都在天津,可他生活比较艰难,再加上他又不是专业说相声,所以他几乎没有去看望过郭荣起。

1979年年底,马三立把杨少华调到了天津市曲艺团。杨少华和郭荣起成了同事,不过两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

1989年,杨少华提前退休,开始到北京闯荡。当时杨少华还是默默无闻,所以他一直宣称自己是郭荣起的徒弟。

郭荣起对杨少华的态度则一直都是模棱两可,他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杨少华是自己的徒弟,也没有公开承认过杨少华不是自己的徒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三立、郭荣起

郭荣起是马三立父亲马德禄的徒弟,按常理郭荣起应该和马三立关系亲近,可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样。

马三立不但把杨少华收为义子,他在编纂相声族谱的时候,还没有经过郭荣起的同意,擅自把杨少华写到了郭荣起名下,据说这件事还加重了马三立与郭荣起的矛盾。

喜欢相声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田立禾张寿臣的徒弟,其实,田立禾并不是张寿臣相声门的徒弟,是马三立把田立禾写到张寿臣门下的。

田立禾,原名田中敏,1935年出生于天津。田立禾出身于中医世家,他从小就跟着父亲田宝琛学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三立、田立禾等合影

不过,田立禾并不喜欢学医,他特别喜欢曲艺和相声,经常去园子里听相声,回来还学给家人们,经常引得家人哄堂大笑。

田宝琛是一位开明的父亲,他看到田立禾痴迷于相声,就领着儿子去拜访自己的老朋友、相声名家张寿臣,求张寿臣收田立禾为徒,时间为1951年。

张寿臣是“寿”字辈的大门长,他已经年过半百,并且早就声明不收徒弟了。

面对老朋友田宝琛的请求,张寿臣不好意思拒绝,只是含糊其辞地说:“先让孩子跟着学相声吧。”

田立禾当时才16岁,如果他真成了张寿臣的徒弟,那比他大10多岁的赵心敏等人还得喊他师叔。

张寿臣德高望重,他如果真收了田立禾,别人即便有意见也无可奈何。

张寿臣怕其他相声演员孤立田立禾,就把自己的代拉师弟富寿严找来,让他收田立禾为徒。

富寿严当时已经不说相声了,他当时就一愣:“师哥,我现在已经行医了,你让我收他,我教他什么?”

张寿臣乐了:“让你收,你就收。你是咱相声门的,你还没有徒弟,按规矩你这门不能绝后,我让你收他为徒就是让大家无话可说。你收他为徒,相声还是我来教。”

就这样,田立禾成了富寿严相声门的徒弟,艺名田立禾。

1953年,张寿臣又举行了一场正式的收徒仪式,收佟大方、田立禾为评书门的徒弟,还给田立禾取了一个评书门的艺名,叫田存禾。

归根到底,田立禾都应该是张寿臣评书门的徒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寿臣、马三立等合影

可马三立在编纂相声族谱的时候,再一次任性了一把,把田立禾写到了张寿臣门下。

马三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田立禾的相声确实都是跟着张寿臣学的,张寿臣是田立禾名副其实的师父;第二,田立禾出师之后,基本上就没说评书,而是一直都是从事相声这一行,即便去北方曲校任教,教的也是相声。

再有,当时马三立已经是天津相声界德高望重的权威人物了。他把说了一辈子相声的田立禾写到张寿臣门下,别人也不可能有意见了。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马三立先生这两次的任性?欢迎留言交流。

#相声界恩怨情仇#

#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