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是谁啊。”

即将两岁的君君指着一张照片向妈妈问道。

这天是君君两岁的生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你的救命恩人,你一定要永远记得这位叔叔。这位叔叔用命换回了你!

”母亲陈丽哽咽地说道。

这位消防员是谁?与君君又有何关系?

他回不来了

“科璋,你看我一眼啊,科璋...”

一位满头白发的半百老人趴在冷冰冰的床沿边哭的像个孩子。

这天,一家欢喜一家忧。

有人抱着刚刚被救回的女儿喜极而泣,有人抱着刚刚逝去的儿子抱头痛哭。

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2015年5月29日杨科璋如往日一样,正常训练、正常出警,即将入寝的杨科璋一听到警铃便瞬间坐起,急忙穿戴好消防服,前往出事地点。

原来,广西玉林市一栋居民楼发生了火灾。

不过令众人想不到的是,这是杨科璋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救援

“科璋,这有五层楼高,想办法从居民楼里进去,保障居民的安全。”

队长的紧急下令让杨科璋丝毫不敢怠慢。

“好的,队长,我想办法进去。”

回应队长的是杨科璋坚定有力的答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因为火势的巨大,已经将二楼向上的木梯烧毁殆尽,所以消防员必须要想其他办法进入居民楼。

杨科璋带着绳索和工具开始向冒着烈火的居民楼靠近。

火势的强势蔓延,从大门的入口进去救援成了一条死路,但救人心切的杨科璋和战友没有其他时间,这时候,杨科璋看到了居民楼的房顶,便决定从房顶开始入手。

根本来不及报告的杨科璋,直接攀附上屋顶的方向。

然而,虽然决定从屋顶打入切入口,但因为火势的剧烈,导致楼道里浓烟滚滚,根本看不清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里边黑的,根本看不清摸不到我们的队员,伸手不见五指。”

队员李毅后来回忆道。

即使是这样,几位队员也并未停下脚步。

杨科璋依旧打头阵,看不清方向,就一点一点试探着向前,这个时候,团队作战已经成为了奢望,唯有依靠自己,赶紧解救出受困居民才是首位。

“一个,两个,三个...”

在队友的一一摸索下,不断有居民开始向外逃脱。

徒留了杨科璋所在的五层楼处的一户人家中,看不清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我当时在屋里看到消防员的时候,我心想我们有救了。”

陈丽后来接受采访表示道。

但因为浓烟的吸入,陈丽的女儿君君已经处于半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出去,孩子将会有生命危险。

来不及思考的杨科璋决定先把孩子送出去,另外的大人靠其他队友的支援来进行解救。

“他当时就直接把我女儿放在自己的胸口前,用衣服紧紧地包裹着。”

时间一点点的消逝,陈丽和丈夫已经被其他队员解救出来,唯有杨科璋和小女孩君君不见身影,这可急坏了在场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浓烈的烟气,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段,没人敢想象其中会发生什么。

“找杨科璋,快,找杨科璋。”

队长的紧急呐喊牵动着在场每一位的心弦,除了是自己的战友,怀抱的更是群众的孩子,他们必须保障每一位群众的安全。

焦急、慌张、害怕弥漫在陈丽和丈夫周围。

然而就在此时,一声惊呼,扰乱了众人的心绪。

“快来人,快来人,科璋在这里,快来人。”

队友着急的口吻让众人紧绷的心弦断裂了。

眼前的场景让众人默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直勾勾地倒在地上的杨科璋,怀里紧扣的是正在小声呼吸的孩子。

失去血色的脸庞、身下红色的血迹与血色红润的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队友知道,杨科璋怕是不行了

“我当时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的手扒开,他当时已经没有意识了。”

中队长助理易明祥向记者阐述道。

小女孩保下了,但杨科璋回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科璋

原来,因为浓烟的强烈,加上看不清前面的方向,手抱小女孩的杨科璋误入了五楼出现故障的电梯井,意外掉落至一楼。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科璋也是紧紧的护着怀中的小女孩,由于杨科璋身体的缓冲,小女孩仅仅是头部有点擦伤,其他并无大碍,但杨科璋却是依旧保持着最初怀抱小女孩的姿势,再无生命体征

难过、默然,太多的复杂情绪汇集在夜色下。

居民们被解救了,队员也离开了。

“我们第二天针对这个事情开会的时候,领导还在问道,科璋的遗体送到殡仪馆了吗?听到那个的时候,我是真的绷不住了。”

队友刘创难掩悲痛的回忆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一直到现在,每次出警,我还是会下意识地看向他的床位,但是再也不能和他一起登上消防车和他并肩作战了。”

这是中队长吴章钰眼泛泪光地讲述。

儿子杨科璋的离开,让母亲也是一时难以适应,在追悼会上,母亲哭得像个孩子。

除此之外,了解到后来真相的队友也是更加悲痛。

原来,杨科璋即使误入了有故障的电梯井,但井口宽度有1.18米,如果杨科璋张开双臂,完全有机会撑住,但他放弃了,因为他怀中有孩子,这是他对女孩母亲陈丽的承诺。他没有食言,他做到了,只是他自己再也回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大姐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你女儿

“我现在想到那句话,我就控制不住流泪。”

陈丽哭泣地诉说着。

当时已经受困的陈丽一家,为了挽救女儿的性命,杨科璋冲在了最前方,将孩子放在胸前,冒着黑气,摸索着前进。

陈丽向记者透露,那口井是用来装电梯用的,因为有些故障,里边装满了钢筋,杨科璋掉入井里,是有机会抓住钢筋的。

“他如果放手的话,扒一扒,拉一拉,是有机会保住性命的,最多就是脚断,腰断。”

被解救女孩君君的父亲蒋以林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我真的没有想到,他真的把我女儿放在了第一位,他就那么直直地掉下去了,他真的都不松手,他走的时候还告诉我,大姐你一定放心,我一定保护好你女儿。”

陈丽哭得像个泪人。

“他真的做到了,他在认真地保护我女儿。”

杨科璋的离去,也是消防队挥之不去的苦痛。

“难受,到现在都是难受,挥之不去那个手抱小女孩的画面。”

队员们泛红的双眼、抽泣的语调诉尽了万般不舍。

“科璋你别看他只有二十七岁,但他可是个经验老道的消防官兵,参与了两百多次救援,挽救了一百六十多条生命。”

提起杨科璋,上级领导便满是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只可惜造化弄人,英年陨落,这么优秀的兵不见了。”

2015年5月31日,听闻杨科璋逝世的被救居民们自发为杨科璋送行。

白色的蜡烛、感谢的条幅、默哀的成群身影。

悲伤的气氛围绕在这之间。

“消防英雄杨科璋,永远怀念您”

几句简单的道谢终究是用白纸黑字的条幅替换了红色的锦旗。

只是因为消防官兵的职业信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杨科璋曾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写到:无悔身上衣

正是因为身上的责任,所以即使自己有生的希望,也选择保护群众的生命

2015年6月1日,公安部批准杨科璋同志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

2017年7月24日,杨科璋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2017年11月,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类别)。

2018年3月1日,当选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杨科璋虽已不在,但精神却始终永存。

跨越时空的问候

“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这是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辞。

道尽了杨科璋为民奉献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友刘创帮忙领奖

前来替领奖的队友刘创也是难掩心中的悲伤。

主持人白岩松的问候,更是让刘创潸然泪下。

“现在看到科璋的画面仍旧是心里难以抚平的伤痛。”

看到于此的白岩松也是倍感动容,

“你们要活得精彩,也要替科璋精彩。”

如今,每到11月9日的消防日,刘创等队友便会前往杨科璋的陵墓进行默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成排的队友、整齐的注目,是队友沉甸甸的思念。

为了纪念杨科璋,杨科璋所在的消防支队为此专门设立了杨科璋纪念馆,以图像、音频等形式大力宣传杨科璋的英勇事迹。

每到名山中队有新就职的消防队员,第一堂课便是到杨科璋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杨科璋的先进事迹,这一活动也渐渐成了名山中队的传统活动。

此外,名山中队每个月还会组织党课重温杨科璋烈士的故事,让英烈精神引领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发扬并传承英烈精神。

“科璋永远在我们心中。”

队长吴章钰认真的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而如今的君君也成了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快乐、幸福、爱笑就是君君现在生活的代名词。

每每有人问到君君头上的伤疤,君君并不会回避,而是很自豪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位天使留给我的特殊印记。

每到杨科璋的忌日以及消防日,陈丽都会带君君来到消防队,去到烈士陵园,告诉君君这就是拯救她生命的天使叔叔,一如既往,从未停止。

“我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善良待人。”

你用坚守换取我的平安。

世上又有多少个消防员如杨科璋一般照亮了他人的生命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2015年8月12日22时,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一危险品的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场爆炸共造成九十九名的消防员牺牲,袁海就是其中之一,逝世时还不满十八岁。

袁海的姐姐透露,每次与弟弟交谈,一提到即将出警,就很激动,觉得很光荣,那个时候姐姐就明白,弟弟对于消防的热爱。

不过令家人难以接受的是,袁海却在还不到十八岁的年纪便早早离了人世。

2015年8月13日的晚上,袁海要去给作战车送录像机,因为要做好火场纪录,结果危险品突然发生了爆炸,袁海当场牺牲。

面对儿子的离世,袁海年弱的老父亲只是说:“现在还在救援,不能给部队添麻烦,我还是回家等消息。”

即使心如刀绞,也要先紧着部队优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海与姐姐

2019年四川凉山发生大面积火灾代晋恺便是其中一员,代晋恺是四川省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机关警勤排新闻报道员,大多第一手的资料均由代晋恺提供。而这一天,又是奔赴前线调取第一手资料的代晋恺再也没回来。

2019年4月1日,记者第一时间与代晋恺进行联系,但无人接听。

“我尝试了好多次,但都联系不到代晋恺。”

“我再次拨打的时候,已经提醒我关机了,等到了下午,我便收到了代晋恺去世的噩耗。”

代晋恺永远的停留在了二十四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晋恺

翻看他的朋友圈,代晋恺曾经在3月28日发过一条动态:

“第一次体会到烟把自己包围的感觉。”

没想到一次感叹竟成了最后的留言

火海之中,他们用生命诠释最美的逆行,危难时分,以血肉之躯全力救援。

可是却忘了他们又是谁家的宝贝儿子、谁家的慈祥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吃饭吃一半听到警铃摔碗的事情常有。

睡觉没睡安稳听到警铃立马翻身的事情常见。

洗澡洗一半听到警铃头顶泡沫浑身湿漉跑出去的样子也并不稀奇。

大众认为很平凡的小事在消防员听到警铃那一刻起就变成了奢望

正如杨科璋队友刘创说的那样:

“我们只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而我们就是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