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政协网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宣布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根据美国白宫发表的声明,这项关税措施涉及约180亿美元中国产品,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繁对华施加单边制裁,滥用301关税,近乎疯狂地打压中国的正常经贸科技活动。这种单边行径和保护主义,既违背时代发展潮流,也有悖美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其实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这块,美国早就已经磨刀霍霍了。在此之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曾表示:“进入美国市场的3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就如同智能手机一样,每时每刻都在窃取美国人的隐私数据”。雷蒙多还表示:“只要中国愿意,可以瞬间让这300万辆汽车全部停下来”。不得不说,这位雷蒙多大人还真是脑洞大开。于是乎,在这个借口的基础上,美国开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

因此,美财长耶伦到我国进行访问的时候,抛出了所谓的产能过剩论,指责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存在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并且耶伦提到了不希望我国政府给这些产能过剩的企业提供补贴,因为这样做会将美国企业挤出了市场。在全世界大量出口的时候其它国家可从来都没有指责过美国存在什么产能过剩,而如今其它国家开始崛起之后,美国就用产能过剩的招牌来压制其它国家的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刚宣布要对华加征关税,特朗普也赶紧跟着发文表态,称如果这件事由他来决定,会将关税增加到200%。虽然这番言论非常符合特朗普的风格,但背后同样折射出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早已经是“色厉内荏”。如果加征关税有用,能够彻底遏制住中国的发展,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加码呢?说到底,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无论是细节上的执政风格有何区别,但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定是殊途同归。

中方表示,美国频繁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滥用301关税机制,试图通过经济压迫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这种无理行径不仅是当代最典型的霸道行为,也是美国为维持其单极霸权而不择手段的表现。这种行为反而暴露出美方已丧失自信,乱了方寸,其做法将被历史车轮碾碎。自美国对中国实行制裁以来,世贸组织已经明确表示,美国的301关税违背了世贸规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作为世贸组织的创立者之一,美国理应成为全球贸易的表率。

同时,全球汽车产业已从燃油时代转入了电动智能时代,业界公认,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拜登政府这一贸易保护政策非但不能保护美国的汽车产业,还会导致美国汽车厂商缺少强大竞争对手而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说白了,对中国电动车加关税最终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曾敦促欧盟切勿对中国电动汽车动用关税手段,否则不仅将颠覆欧盟的绿色协议产业计划,还将伤害进口中国制造汽车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德国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也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认为德国政府希望确保德国企业继续在该国创造附加值,并在全球贸易中保持竞争力。对于欧洲来说,他跟中国的矛盾没有那么尖锐,大家该做生意还是要做生意。

所以美国这一决定在欧洲遭到了冷遇,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力主进行反补贴调查,但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却对欧盟发出了警告,称不应该“步美国后尘”,对中国电动汽车搞针对。这不仅是因为德国车企在中国拥有许多工厂,德车企的竞争力会受到削弱,也因为德国和瑞典都不想和中国开打贸易战。所以他们不愿意跟、也不敢跟随美国对中国滥施惩罚性关税。

据报道,近段时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开始加大力度,通过提高进口关税的方法来减少与中国的贸易量之际。美方也开始逐步增加与越南贸易量了,而实际上越南的绝大多数出口产品或零部件,又都来自于中国的进口。也就是说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之中,越南担任起了中转站的角色。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原本可以从中国低价购买的产品,现在美方需要从越南高价购入,而越南自然也是在其中赚的“盆满钵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法国企业家贝特朗的评价如同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企业的软肋——缺乏与中国企业相匹敌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试图用陈旧的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国已做好全面反击的准备通过世贸组织发起诉讼只是开始,未来可能会采取更多的对等贸易反制措施。美国政府应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自身政策的失败及其带来的后果。美国的这一系列行动犹如玩火自焚,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崛起无异于自掘坟墓。

总而言之,中国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内政治利益而服务,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极力的制造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样的做法已经是处处在伤害中国,美国政府应该意识到,中国绝对不会接受美国的现在的所做所为。

中国商务部5月19日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在美国此次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前后,华盛顿一些政治人物和舆论把大量注意力放在中方会不会“还手”上。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此前表示,“希望不会看到中国的重大反应,但这总是有可能的”。美联社也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的话称,预计中国将尝试采取措施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