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对于所有国人而言是十分悲痛的一天。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不幸在这一天过世,享年8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消息一出,全国上下哀声一片,中央相关部门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大家拟定葬礼流程、守灵人员等相关细节,最后再交给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审阅,并一一通知这些守灵人员。

李敏看了全部的守灵人员名单之后,告诉治丧委员会少了一个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面露不解,李敏便解释称她还有一个哥哥,还活着。那么李敏说的这个哥哥和毛主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 烈士之子

贺麓成,原名毛岸成,出生于1935年2月1日,是毛主席三弟毛泽覃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所以贺麓成既是毛主席的侄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覃

当年,贺麓成出生没多久,便传来了时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牺牲的消息。这个消息在贺怡看来宛如晴天霹雳,好似突然被抽去了主心骨一般。

怀着悲恸的心情,贺怡怀抱着毛岸成四处躲避敌人的搜索。在转移的过程中,贺怡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便将毛岸成寄养在亲戚家中。

当时毛岸成被寄养在新县的花汀村的贺调元家中。贺调元在当地是一名乡绅,家庭条件比较好,完全可以养活一个孩子。

再加上花汀村相对偏僻,敌人的搜索圈并没有涉及此处。为了保险起见,贺怡将毛岸成的名字改成了贺麓成,用来掩人耳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花汀村

贺怡安顿好贺麓成之后,便离开了花汀村,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贺麓成在花汀村无忧无虑地长大,身边没有一个人对他提起过他的身世。随着贺麓成逐渐长大,却发现了端倪。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贺麓成发现爷爷贺调元总会收到一些信。

这些信发出的地址不尽相同,通过笔迹发现是同一个人。贺麓成并没有直接询问贺调元,而是暗暗观察着这件事情。后来,每当这些信寄来的时候,贺麓成便趁着贺调元不注意,悄悄拿出信来看。

一来二去,贺麓成便知道,母亲虽然也姓贺,却与贺调元并不是父女,而自己也并非贺家的子孙。贺麓成发现这个事实之后,便去询问贺调元自己的身世。贺调元见孩子也大了,有些事情他需要知道,便告诉了贺麓成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先烈毛泽覃

自此,贺麓成便与母亲贺怡取得了联系,也通过母亲知道了他是毛泽覃的儿子。毛泽覃牺牲之后,贺怡便辗转于南昌、广州等地为革命事业奋斗。

1940年6月30日,贺怡在韶关进行地下工作的时候被敌人发现并逮捕。贺怡被发现的时候,吞下了一枚金戒指打算自尽。

可是这枚金戒指的重量不足以让她身死,反而落入敌人之手。被抓之后,贺怡遭受了敌人残酷地殴打和虐待,致使胃部严重下垂。

时逢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击日寇,周总理与国军顾祝同正在谈论此事。最后,国共两方达成共识,交换了战俘,贺怡这才有机会重获自由。出狱之后,贺怡便赶到延安。

经过身体检查,贺怡接受了胃部手术,那枚留存于她体内的金戒指才取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麓成之母贺怡

做手术前,医生需要家属签字,可是贺怡的丈夫早已牺牲,姐姐又远在苏联。在延安,贺怡唯一能联系上的亲人就只有毛主席了。

贺怡的情况毛主席自然清楚,在繁忙之余他也十分关心这个三弟妹。得知贺怡做手术需要签字的时候,毛主席忙将自己的名字签在亲属栏。

1948年11月,贺子珍带着女儿李敏从苏联回到了哈尔滨。贺怡一听,便打算去找自己的姐姐。

贺怡思念亲人心切,又心疼自己的姐姐,便去石家庄寻找毛主席,希望能让贺子珍回到主席身边。毛主席看着贺怡期盼见到亲人的急切心情,便同意让贺怡先去沈阳看望贺子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之女李敏

就这样,贺怡拿着介绍信,匆匆赶往沈阳,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姐姐。距离上次相见,两人整整阔别了十四年,姐妹俩看到彼此都激动不已。接着,贺怡和贺子珍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去往石家庄的火车,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

正当火车行驶至山海关的时候,姐妹俩却迎来了两个人。这两个人自称是中央组织部的干事,是来告诉姐妹俩暂时不能去石家庄的。

姐妹俩服从组织的决定,只能换乘火车,南下去找她们的哥哥贺敏学。这期间,贺怡也打算安顿好之后,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右)与贺怡(左)

  • 见面不识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1949年8月。根据组织的决定,分配贺怡前往江西工作,担任吉安地委组织部部长。

贺怡想到曾经将孩子寄养的村落就在江西地界,便连忙收拾行装去往江西。交接好工作以后,贺怡便来到了花汀村,见到了已经上了初中的贺麓成。

贺怡看到已经长大的贺麓成,心里不可谓不激动。她呼唤着贺麓成的名字,语气里满满都是对孩子的期待。

贺麓成循声望去,便看到穿着时兴衣裳的贺怡,眼里满是陌生的探究。十几年来,贺麓成对母亲的概念只有那些已经泛黄的信纸。所以贺怡乍然出现在贺麓成眼前,他的眼中只有惊疑和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50年代的江西

贺调元听说贺怡回来的消息,忙赶了过来,告诉贺麓成这是他的母亲之后,贺麓成这才如梦初醒。

沉积多年的泪水如洪水决堤,贺麓成呼唤着“母亲”,扑倒贺怡怀里。贺怡怀抱着贺麓成,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终于换来如今团圆的一刻。

母子相认之后,贺麓成跟着贺怡离开了花汀村,来到贺怡工作的吉安。贺麓成显然对回到母亲身边这件事感到十分兴奋,时常跟贺怡聊天。

贺子珍看着妹妹和儿子团聚,高兴之余心里也有了一份希冀。贺怡心里自然知晓姐姐的想法,她决定帮助姐姐找到失散多年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

当年正准备开始长征,贺子珍的孩子才刚刚两岁。万般无奈之下,贺子珍便将孩子托付给贺怡和毛泽覃。

可是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贺怡和毛泽覃没有办法,只能将孩子寄养在警卫员家中。

后来,因为战争全面爆发,孩子辗转多个家庭寄养。毛泽覃和警卫员双双战死之后,孩子的去向就成了谜。

这件事一直让贺怡耿耿于怀,可乱世之下,又如何去寻找呢?如今战事平定,贺怡便有了继续寻找这个孩子的想法。

再则,贺怡还有一个孩子还流离在外,那就是她和毛泽覃所生的长女。这个孩子的经历和贺子珍的孩子差不多,都在乱世之下不断更换寄养人而失去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和贺怡

可真当寻找起来,却难如登天,毕竟当年的线索就那么点……可是贺怡并没有因此放弃,安顿好贺麓成之后,便踏上了寻亲之路。

贺麓成还未从回到母亲身边的喜悦中回过神,母子俩就又要过上漂泊的生活。但贺麓成觉得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只要能跟母亲贺怡在一起去哪都可以。可贺麓成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他面临的不是失散于人间,而是天人永隔。

那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贺怡的生命,同在一辆车上的贺麓成昏死过去。等到他从昏迷中苏醒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满身血污的贺怡。

他颤抖着呼叫贺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不知过了多久,他才被救了出来。贺怡去世之后,贺麓成就被贺子珍接到上海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上海的贺麓成,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贺子珍对贺麓成视如己出,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一切。

此时贺子珍被安排为虹口区委组织部长,生活方面便相对宽裕一些。贺麓成因为那场车祸,落下了腿部的隐疾,经常感觉疼痛不已。

贺子珍见状,便带着贺麓成到上海的大医院检查。她看到X光片后,委实大吃一惊,贺麓成的左腿骨断成了三截。

车祸之后贺麓成也曾接受过检查,但当时并没有看出来。而贺麓成一直没将这件事当回事,每次疼痛的时候觉得忍忍就过去了。

这次检查的结果,让贺麓成也惊讶不已。医生检查结束后,便安排了手术,打算为贺麓成接骨。

手术后,贺麓成还需要一段时间康复,这期间需要拄拐走路。贺子珍在贺麓成手术后悉心照料,帮助贺麓成积极复健。

一段时间后,贺麓成终于可以摆脱双拐,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走路了。

  • 发奋图强

贺麓成和贺子珍一同生活的时候,她时常教育贺麓成不要吃父母的“老本”。并且告诉贺麓成,虽然他是毛家的子孙,但不要因此觉得与众不同。

因此,贺麓成在人前从来不提自己的父母,并且比其他同龄人更加努力。贺子珍在贺麓成身体康复后,便联系了上海的中学,让他继续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上海交通大学

刚刚进入上海中学的时候,贺麓成还操着一口江西方言,时常被同学笑话。但贺麓成仍旧不提自己的家世,表现出更加坚韧和努力的品格来。正因如此,班上嘲笑的声音越来越少,老师和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

经过贺麓成不懈地学习和发奋,他的成绩在班里稳居前三,获得了不少称赞。

1952年,贺麓成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高考

上海交大位于徐家汇,与贺麓成的舅舅贺敏学比较近,于是便居住在贺敏学家中。每到周末,贺麓成便去看望贺子珍,或者贺子珍来到贺敏学家,一起度过愉快的周末。

而贺麓成不负贺敏学和贺子珍的期望,顺利于上海交大毕业后又考上了苏联研究生。贺敏学和贺子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地激动起来。

1956年的初秋,贺麓成怀揣着舅舅和姨妈对自己的期望,去了北京学习俄语。但是当时中苏关系开始走下坡路,贺麓成的留学计划便搁置下来。

组织便分配贺麓成这批留学生去往其他部门学习或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研究院导弹生产旧址

贺麓成被分配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进行有关导弹的研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于1956年10月8日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钱学森任研究院院长,梁思礼则负责研究工作。这样的阵容之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萌芽,贺麓成便是第一批进入研究院的专业人才。此时,我国对于导弹等高科技军事武器的研究全部依赖于苏联。

而苏联在关键时刻,却撤走了所有专家和研究资料。对于我国研究院来说,这样的情况是十分严峻的,但我国并没有放弃。

起初,我国因为缺乏这方面的资料,需要从国外重金购买。这些买回来的资料大部分都是俄文,贺麓成的俄语十分不错,便自告奋勇承担翻译资料的工作。

短短数月,贺麓成翻译了无数科研资料,并在这期间与另一位工程师反复研究。最终,两位人才的导弹研究结果获得了其他专家的一致认可,采用了这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导弹“东风二号”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主设计并制造的导弹“东风二号”试验成功。贺麓成成为我国研制导弹的专家团队之一,并有了“导弹专家”的称号。

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十分激动,但他不知道这次成功与自己的侄子密不可分。而贺麓成在研究所的老师、同事同样不知道他与毛主席之间的联系。

毛主席心里一直知道,自己的三弟有一个儿子,虽然非常想见见他,却苦于没有机会。毛主席女儿李敏结婚时,毛主席便告诉女儿邀请贺麓成前来参加。

可是贺麓成所在的单位属于保密部门,李敏无法与之取得联系。就这样,贺麓成也错过了与毛主席唯一一次见面的机会。

直到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毛主席于北京逝世,贺麓成才接到了守灵的通知。

贺麓成来到葬礼上,头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大伯,而毛主席却无法亲眼见到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追悼会

1980年,贺麓成被授予高级职称,编号为001号。就是这样,贺麓成的老师和同事也不知道他和毛主席的关系。

直到1983年,贺麓成被通知前去领取毛泽覃烈士的证书,周围人才知道他的家世。身份被大家知道后,贺麓成仍旧过着从前的生活,并不因此铺张。

贺麓成的孩子降生后,他将孩子的姓改回了毛姓,以此纪念自己的大伯和父亲。贺麓成的一生,没有辜负长辈们的期望,并且时刻铭记毛家家风,从不因此大行特权。

身为“导弹之父”的他,将一生都奉献给导弹事业,不负国家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