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斗之一,在这一战中,曹操和袁绍双方大军于官渡这个地方展开决战,最终的结果出人意料,令人大跌眼镜。当时曹操只有2万军队,而袁绍却有11万精兵,即使袁绍的河北军五个打一个,也能击败消灭曹军,生擒曹操。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曹操带领2万军队,经过艰苦作战,最终一举击溃袁绍的11万大军,他是怎么办到的呢?说出来你别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曹操谋士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及曹军的必胜信心。

一个人能否办成一件事,信心是第一位的。如果这个人经常接受悲观言论,他即使比敌人厉害十倍,也可能败在敌人手下,甚至被斩杀。但是如果此人一直被灌输必胜的信心,他能够越级发挥实力,击败敌人。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兵少将寡,袁绍兵多将广,此时曹营中必须有一个人为其鼓舞士气,才有胜利的一线生机,这个人就是郭嘉。郭嘉并不是盲目乐观,他提出重要论断“十胜十败论”,意思是曹操有十个胜利的理由,袁绍有十个失败的劣势,具体不在这儿一一叙述了。最后郭嘉总结道:“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曹操因此坚定了和袁绍决一死战的决心,果断率领军队迎战袁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曹军斩杀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两员上将,士气大涨。

在官渡之战正式爆发前,还有两场开胃菜战斗,分别是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这两场战斗中,关羽在张辽的掩护下,骑着战马风驰电掣般冲到颜良面前,在颜良还未明白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将其刺死,斩其首级而归。在随后的延津之战中,袁绍手下另外一员上将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

颜良和文丑两人并不是战五渣,而是河北上将,两人的战力之高,即使放在整个三国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孔融曾用此二人的勇猛吓唬过曹操。幸好曹操及其部将没有被吓唬住。

然而,官渡之战还未正式开打,颜良和文丑两人便双双殒命。两员上将的阵亡对于袁绍大军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袁绍即使心性再好,听闻手下两位上将殒命,情绪也会波动,手下士兵听闻军中最厉害的两位上将颜良、文丑竟然在两军阵前战死沙场,他们自问不是颜良、文丑的对手,在和曹军的对战中,更容易被杀,因此士气低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相对应的是曹军士气大涨,个个以一当十,都有信心在战场上击败敌人,抢夺战利品而归。曹军正是依靠高涨的士气,才勉强拉近和袁军的差距,两军陷入相持阶段。

最后,曹军奇袭乌巢,烧毁袁绍大军的粮草,彻底击溃袁军

曹军和袁军相持一年多以后,双方都精疲力竭,就看谁先倒下。虽然曹军少,袁军多,但是袁绍占据的地盘土地肥沃,粮草远超曹军,因此最先撑不住的是曹操。当时曹操已经弹尽粮绝,再过几天,即使袁军不进攻,曹军也会因为缺粮饿得爬不起来,或者四散奔逃。

此时,袁绍手下谋士许攸叛袁归曹,向曹操建议奇袭乌巢,烧毁袁军的粮草。10万袁军,每天需要的粮草都是天文数字,现在粮草都烧了,军心大乱,被曹军彻底击溃。袁绍仅仅带着数百骑兵狼狈逃回冀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带领7万军队迎战袁绍的70万大军,曹操和袁绍双方的实力差距很大,最后的结果是曹操以弱胜强,取得大胜。正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的军队更少,只有区区2万军队,而袁绍却有11万军队(其中精锐步兵10万,骑兵1万),然而大战的结果却令人意外,曹操以弱胜强,凭借2万军队一举击溃袁绍的11万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成为北方最大的诸侯。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