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陪你看电视、聊天、散步,能帮你递拿物品、做饭,和你聊天,遇到危险时还能自动报警,最重要的是不会饿、不需要照顾……这样的“老伴”你想要吗?5月23日至27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展示区向广大观众开放,展台上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各类机器人成为观众争相体验和咨询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都记者探访现场展示区发现,体验区集合了超100项互动体验项目,展现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光影互动、裸眼3D大屏、元宇宙数字人等技术成果。其中人形机器人“小柒”使用了国内最先进的仿生皮肤技术,能够有较复杂的面部情绪表达,裸眼3D转角画面屏纤毫毕现,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震撼体验。

各类功能机器人亮相,“人机共存”或成现实

“我很愿意陪伴在你身边,但我不能做你的女朋友,因为我只是一台机器人。”在中国移动展位上,一台年轻女性形象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南都记者的注意。这台机器人留着短发、齐刘海,肤色白皙,五官精致,身材高挑,画着色彩较浓的烟熏妆、涂着指甲油,正在和观众进行问答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这是超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柒”,它搭载了基于九天大模型的家庭生态大模型,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国内最先进的仿生皮肤技术,全身有102个自由度,仅脸部就有54个自由度,面部表情非常丰富,能够有较复杂的情绪表达,与人类展开真诚友善的口头交流。

南都记者发现,“小柒”最引人关注之处便是一双眼睛。它的双眼灵动逼真,眼皮开合的动作与人类几乎一模一样;眼球可以很灵活地转动,能通过眼神传递不同的情绪。此外,“小柒”在说话及做动作时,嘴唇的张合、面部肌肉的抖动等细节也十分贴近人类状态。

面对南都记者的提问“给机器人画烟熏妆是出于何种审美考虑”时,工作人员坦言,“人形机器人是对未来的畅想,颜值是第一步,我们肯定是把它往美的方向去做的。其实有了这个技术,你想把它做成什么样子都是可以的。”

除了与人类交流互动的“小柒”,中国移动展示的爱家机器人系列则致力于打造居家智能生活场景。陪伴型机器人可以陪老人看电视、聊天、递拿物品;私家大厨机器人可以做饭;宠物型机器人的运动能力更强,能陪伴人类前往较远的室外场景,如果老人遇险还能自动联系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展会上,各大企业展示的机器人忙得热火朝天,其未来的应用场景范围或远超想象。比如,国家电网展示的“黎明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危且强度极大的带电检修工作,目前已在二十余个省份推广应用。5G智能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制作鞋子,智能化流水生产线上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裸眼3D屏刷新率达7680Hz,VR摩托人气高

北京三里屯、成都春熙路、南宁中山路、武汉钟家村……如今,裸眼3D大屏幕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城市知名“打卡点”。展会上,京东方(BOE)展示了多款面板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全球首款110英寸超大尺寸8K超高清裸眼3D大屏、裸眼3D转角屏、万境屏等数字艺术装置。

南都记者注意到,“BOE精灵魔盒”大型XR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屏幕上呈现的是“寻迹洛神赋”主题,两条“立体”红色金鱼在碧绿水底的画面中来回游动,绚丽的色彩、精细的轮廓,以及最不容忽视的“裸眼”3D效果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震撼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东方(BOE)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该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电影、电视剧、广告、发布会布景等,二是打造沉浸式的展演空间,制作具有强大压迫感的画面效果,比如一条鲨鱼突然游到眼睛前,石头突然爆裂、碎屑飞进眼睛等。“该面板可提供7680Hz刷新率,这个数据应该是现在市面上能够达到的最高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位还展示了全球首款110英寸超大尺寸8K超高清裸眼3D大屏。据介绍,其视角覆盖能达到120度,分辨率高达7680 x 4320,刷新率为60Hz,图像细节称得上纤毫毕现。

大型体感游戏机总是各类科技展会的焦点。在会场上,不少人排列体验“VR光速飞轮-VR摩托竞速”,想要在虚拟世界里竞速驰骋。南都记者注意到,VR摩托使用玻璃烤漆工艺,采用钣金机身,电子型油门系统,具备逼真的体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R故宫体验三维游览御花园,还可喂鹿喂鱼

如今,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云看展”、3D打印模型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此次展会上,文博领域“金字招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都也展示了各自的数字文化精品。

故宫博物院设置了“数字故宫体验专区”,设有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虚拟现实剧场、文物对比鉴赏、鉴藏珍玩、御花园 VR 体验共8个展项,全面集中地展现了数字故宫建设的精品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都记者观察到,全景故宫、御花园 VR 体验项目人气颇高。据介绍,前者以720度空间影像完整记录了故宫全貌,包含78处宫殿建筑,覆盖故宫所有开放区域,满足观众线上参观故宫的需求。后者基于故宫博物院积累的优质文化遗产三维数据资源,运用UnrealEngine三维图形引擎高拟真度搭建了御花园区域高精度数字三维模型场景,配合HTC VIVE虚拟现实设备,开发了四个区域的虚拟现实互动场景。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四个虚拟场景分别为万春亭古建修缮、钦安殿祭祀、鹿囿喂鹿、澄瑞亭喂鱼。在互动方面,“观众可以拿着香去点蜡烛,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个场景……很多人可能对于故宫的修复非常感兴趣,比如给屋檐上增加颜色,粘上泥土等等。”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樊文扬 王子黎 发自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