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应该都关注到了,现在人大代表中真正来自一线基层的代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王超答记者问时说过,在最新的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而这个数字已经是在众多网友反复呼吁后不断增加的结果了!是近几届人大代表中一线工农比例最高的一届了!
再往前看,上一届,也就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任职时间为2018年3月到2023年3月)的成员职业分布图如图一所示,其中的工农代表比例仅为9.41%(含医护和工程师在内);’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中一线工农比例为13.42%——再往前看,1998九届人大代表2979人,工农10.8%; 2003十届人大代表2985人,工农不足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样的低比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来说,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我国的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如果基层工农代表不能在总代表中占据多数席位,又如何能够充分保障基层一线工农的利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相反,在改革开放前,1975第四届人大代表2885人,工农51.1%; 1978第五届人大代表3497人,工农47.3%(图2)!仅看这个比例,任何人都可以迅速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一个工农阶层为主的国家!而现在的人大代表分布,虽然工农比例已经比前几届有一定提高,但仍然远远不足以体现出工农阶层主人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对比和参照物,也许我们应当吸取前苏联的经验教训。苏联号称自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在卫国战争爆发前的那火热的建设苏维埃的时代里,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团中来自一线的工人也的确是最多的,一度占了总代表数量的45%(1937年)!当时工人在苏联享有尊崇的地位,姑娘们也乐意找个工人结婚。正是在那个年代,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不知疲倦的工人们自发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从莫斯科到乌拉尔、到远东,到处都是精神十足的工人在建设国家,使苏联从一个满目战争创伤的落后农业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图3就是那个年代的苏联宣传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战后,苏联却迅速的滑向了官僚主义的泥潭,工人阶级的福利和地位徒有其表,因此干劲全无。社会上不再以当工人为荣,直接反映在最高苏维埃的组成上就是第二十届苏共代表大会(1956年)中,只有不到20%的代表是“直接在工业和运输系统中工作”的!之后苏联的经济发展乏力,社会陷入停滞和衰败,虽然有多重因素,但是作为主人翁的工人阶级地位下降导致整个工业发展失去动力,应该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国家应该是听到了网友们的呼声,从本届(十四届)人大开始一线工农占比有了回升态势。希望保持并继续扩大这个势头,让工农阶级再一次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