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上海大学的时候,都会误以为它很了不起,毕竟是以魔都命名的高校,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诚然,上海大学固然不错,是211高校,录取分数比肩中下流985,但和一流名校比起来,还有一些距离。

它的主体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合并而来,钱伟长先生担任第一任校长,它的培养模式也是开创性的——三学期制。

录取分数方面,它比吉林大学还要高上些许,更别提兰州大学了。

但是,作为省属211,上海大学的保研率并不算太高,约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州大学作为985,保研率高达28%。

那么,放弃上海大学,选择兰州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物院2016级毕业生,讲讲自己的心理路程。

对于兰大的认识,是一个像过山车一样的过程。

从最开始志愿定下来时的忐忑,到初见榆中时的失望。

从满怀信心的启航,到萃英选拔落败后的放纵。

从得过且过的苟且,到获得普通班奖学金的自喜。

从随波逐流的安然,到作茧自缚的挣扎。

兰大的四年里,做了许多可有可无的事情。

在没有付出太多努力的情况下,有幸通过考研这条捷径让自己换了一条新路。

而在兰大这般独特的环境下所培养出的自强,于我受益终生。

对于择校,我觉得最该考虑的应是保研吧。

目前物院的保研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进步,能否拥有资格主要还是看你个人实力,内保/外保都令人信服,也跟新国立有合作项目。

只是现在物院以至于整个学校都在进行教育等的改革,有些地方仍有改进空间,但变化并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落在了实处。

兰大的分数线毕竟摆在了这里,不能奢求太多,但能保证给你提供一个安心学习提升自己的环境。

不适合那些学经管需要找实习的考生,但有益于投身科研醉心学术的同学。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兰大2016级物理学院。

坐着火车从东向西,一路上有不少感触。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见到了地理课本中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也见到了这边稀少的人烟。

祖国的发展确实还不是很均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火车驶向西北,火车上的乘客也越来越少,到达甘肃境内后整节车厢的人已所剩无几,气温也比之前低了不少,毕竟这边的海拔还是很高的,兰大应该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985学校了。

经过了二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兰州火车站,在火车站过夜后第二天乘校车到达了榆中校区。

到达榆中后的第一感觉,荒凉,传言每年都有些同学到达榆中后觉得太过荒凉转头重又坐上校车回家复读,本来我也是不信的,直到我的舍友在榆中待了约半个月,便毅然退学复读。

榆中这里的气候也有些干燥,不少同学初次来这里免不了流鼻血,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可以考虑买个加湿器。

上面这些兰大的不好其实多是因为兰大的地理位置,西北偏北,对大家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同样也造成了兰大师资的流失,据传兰大被各高校挖走的老师可以重新组成一所兰大,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些问题。

扯了这么多其他的,下面说些干货吧。

就我在物理学院的四年经历来说,兰大本科的教学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推行教授讲课,所以本科的各门课程讲的还是挺好的,在这里学习的四年里我也收获了很多,学到了些东西。

所以如果有励志学习理科的同学,兰大可以考虑一下,兰大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数学等还是挺不错的。

提到兰大师资的流失,那就不得不提留下来的一些老师了,从我对物理学院老师的接触来说,留下来的老师中也还是有很多水平很高的老师的,比如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方向的刘玉孝老师,粒子物理方向的刘翔老师,凝聚态方向的罗洪刚老师等等都是相关领域中做的很好的老师了,听他们讲课自己跟着他们做一些项目的话还是可以收获很多的。

除了基础教学,再提一下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保研情况吧。

兰大作为985,双一流A类高校,保研率还是可以的,基地班的保研率约为50%,普通班约为10%,因此如果能进入基地班的话,保研的话还是相对容易的。

保研的目标院校的话,也可以去一些挺好的学校的,我们这届有去北大的,也有去武大/华科的,还有些去上交/南大/中科大的,当然也有不少内保的同学。

我是去了中科院物理所,总之保研的出路挺广的,各个高校也都挺认可兰大的本科生的。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吧,如果你有志于一些传统理科或者其他兰大较强的专业,那么兰大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可以给你提供比较好的平台,不过你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这边确实不比大城市,而榆中更是在山沟沟里,并没有什么娱乐的,做好心里准备吧。

总之,欢迎各位学弟学妹报考兰州大学!

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