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挺正常的吗?

身边就算生的是一孩的父母,不管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也都纷纷表示当一回父母就行了。多子未必多福。至于以后会不会生,谁知道呢?

【绝户】听起来蛮毒的,不过可以感受到这里面夹杂的情绪是很浓烈的。年轻子女不生孩子的意志跟钢铁一般坚定。

这也难怪,毕竟大环境不好、空巢青年、原生家庭、钱难挣、人性黑暗面等各种话题满天飞,身处悲观情绪渲染的大环境下,很多人的天一直都没亮过。

你让他们在如履薄冰的环境下,还要繁衍后代,确实是太残酷了些。

这个话题值得聊两句,肯定也不是一小撮人,目前正有群体数量扩大的趋势。

有必要做个提醒,人性是喜欢美化自己未择之路的,没有什么选择不可被改变。当人生的一些境遇扭转,很多人的想法又会经历破碎、重构与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

尤其是想象恐惧的能力。

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有什么太大分别吗?我看是没有的。基于可变量下的同等条件,现代人无非就是认知更超前,所处的时代发展速度更快而已。

不过别忘了,只要人性不变,时代的车轮再怎么滚滚向前,人都还是同一个物种。

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过去朱门酒肉臭,现在依然路有冻死骨。

只不过从前车马慢,而现在信息更高效,贫富差距、爱情、争夺、生存、养孩子等话题,都被摊在台面上大谈特谈。

过去听听父母的意见就好,现在参考的那可是一大帮子人的意见。

别人的人生悲剧是过于孝顺,自己也是惨不忍睹:家贫走他乡、打怪还要伏弟,一入社会就是人间炼狱模式。

别人的爱情经济建筑决定幸福指数,自己的一生都被打捞:每天不吃不喝,游戏从白天打到黑夜,生前被女神捞,死后被一群人捞。

别人的工作是现实版的动物世界,回想自己同样是做牛做马的劳碌命:不管怎么努力拉磨,抬头都望不到真实天空的一角。

别人的婚姻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回想自己还独善其身:不管怎么用力睁大双眼,就是遇不到那个愿意真心换真心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免陷入幻想,对任何一件未发生的人生重大选择产生了巨大的恐惧。这个时候自我意识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

如果这个世界,强大的野兽注定要吃掉弱小的一切资源,包括伴侣、孩子。

人间有什么好来的,与其让孩子继承自己的忙碌、恐慌、贫困、苦难,不如让【不生】成为一种善良。

父母希望孩子繁衍后代

无非就这几个意思:传宗接代、老有所养、生活有盼头。

未必是不好的发心,刨除第一个传宗接代这个古老的念头。毕竟这都什么年代了,生男生女之间的差异哪里还有那么大。

父母跟子女在生育权这件事的争夺背后,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活法不同。

他们活的是希望,你们活的是绝望。

你觉得孩子来人间继承的都是苦难,这是看到黑色的一面。

父母觉得孩子来人间继承的是意志,这是看到白色的一面。

只看到黑色的一面,必然就容易忽略绝境之处也能开出的沙漠之花。只看到白色的一面,必然也会三番四次跟现实较真,屡次被打服,打趴下。

希望跟绝望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在博弈。

父母把自己与你绑的紧紧的,他们的希望活法到了后来,把自己变成了中老年巨婴。一个人最不应该的就是把自己与别人绑得太牢固,父母、子女皆是如此。

你抱怨时代不公,只看到牌烂,却没想要修炼牌技,这也是不够客观的。拿到手的是烂牌,还是好牌都是老天随喜赞叹,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作弊去挑选。

成年之前,你与父母之间的帮扶有法律监护,这是必然的。成年之后你去社会摸爬滚打,单打独斗,一切就靠自己打拼。

一个人就像一家公司一样,如果你接受别人的帮助少,股权被稀释得越少,越不受到别人控制,那么就能活得更自由。重大决策自己作主、赚钱模式自己确定,一切都由自己全权负责。

腰杆硬了,说话大声了,就无所谓希望跟绝望。

因为再难的绝望也会活出希望,再美好的希望也能保持理智的清醒。

最终都回到一个问题

生不生都是个人选择,绝不是什么传宗接代,更不是延续家族兴旺的所谓传统。

一个人活在世上最根本的就是为了选择权而战。

世界再破,时光太短,有太多要去体验、有太多要去经历,生孩子也不乏其中一项体验项目。

年轻子女之所以选择不生,在我看来都是被迫之选,一生只能被规训,只能按照社会所谓的“成长路径”去努力。

一个人的选择权被胁迫,接下来是举步维艰的难行。可能当下是舍弃不生育的痛苦,以后是孤独自处的痛苦。

毕竟20岁的你,是永远看不到40岁的你混得怎么样的。

40岁的你,是想象不到60岁的光景是灿烂还是凄凉的。

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人人当下都为自己追求完美不设限的人生奋斗,为赢得选择权而战,那么必然就不会恐惧。

任何选择都是基于创造,而不应该是源于恐惧。过度渴望谁认同,就会被谁操控和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