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后,奄奄一息的赵国得已转危为安。秦国在邯郸城下损兵折将,秦昭襄王对此大为恼火。而信陵君虽然救赵有功,但其窃取魏王兵符又擅自斩杀魏国大将的事早已传遍整个魏国,他害怕魏王降罪,于是便躲在赵国。而秦昭襄王听闻信陵君滞留赵国,认为这是攻打魏国的大好时机,于是十几万秦军倾巢而出直奔魏国而去。魏军屡战屡败,无数边军丧生于秦国的铁骑之下。无奈之下,魏安厘王不得不请信陵君回国抗秦。魏无忌回到魏国后,他深知以魏国之军力去和秦国硬拼绝无胜算,于是便致书各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各国出兵,于是轰轰烈烈的第四次合纵攻秦再次拉开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陵君

在魏国境内上,赵、楚、燕、韩、魏五国的十几万大军成功会师,信陵君魏无忌登高一呼大喊道:今虎狼之秦欲亡我魏国宗庙之心不死,然天下大势如我魏国所灭,列国岂能独善其身,他秦国本是一养马之奴,今却想灭我六国,其心可诛。今日五国会师,意在为惨死在秦国手里的数十万列国将士复仇,这将是一场保卫宗庙国土的战争,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将秦人赶尽杀绝,若胜则列国可兴,败则列国亡矣。

在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讲后,联盟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函谷关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国联军

此番,魏国的五万前军将打头阵,韩国和燕国的4万步兵将组成中军,最后由赵国的3万骑兵和楚国的2万军队组成后军。而迎战的秦军正是秦国名将蒙骜的8万秦军精锐。

此时此刻秦军正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无法自拔,丝毫不知道巨大的危机正向他们靠拢。

十天后,浩浩荡荡的五国联军正式抵达至魏国边境,而秦军的2万前军早已债台高筑,在这里等候联军。下午进攻开始,不知是何缘故,一向拉胯的魏军此时却突然表现得勇敢异常,面对着秦军的箭雨,魏国将士毫不畏惧的向秦军杀去,紧接着韩军也从西线向秦军发动进攻,两军合力之后,秦军渐渐不敌最终败逃。随后早已饥渴难耐的赵国骑兵开始发动总攻,不到半个钟头,两万秦军几乎损失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日后,当密密麻麻的联军抵达秦军大营外时,连蒙骜本人也不敢相信列国军队会击溃秦国前军。视死如归的魏无忌丝毫没有给蒙骜喘息之机,随后5万韩魏联军纷纷压上,向秦军大营冲去。谁也不会料想到韩魏两军会再一次团结一致的对秦作战,回想起几十年前的修鱼之战、伊阙之战,韩魏几十万大军丧命于秦国之手,让人唏嘘不已。

三国数万大军熬斗得相当激烈厮杀得难解难分。但秦军毕竟是精锐之师,在蒙骜的高超指挥下,魏韩两军渐渐不支,信陵君见状亲自不顾秦军的箭雨上阵杀敌。燕楚两军见状,也放下所有的小心思向秦军发起全线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在黄河以南厮杀得昏天黑地,难解难分,交叉的旗帜和尸体堆得遍地都是。而正当大家杀的正激烈时,蒙骜却顿感不对,他发觉战事如此焦灼,却不见最精锐的赵国骑兵参战,此事定有蹊跷。正当秦军疏于防备之时,数万赵国骑兵早已绕道后方开始向秦国的腹部发起进攻,即便秦军视死如归,但在空旷的大地上面对着数万精良的骑兵部队,秦军却终究难逃非死即伤的命运。最终秦军大营被赵军骑兵冲散,一片混乱,联军士气大振开始奋勇拼杀。秦军不敌开始向函谷关方向溃退。

联军一路追杀,秦军来不及收殓战友的遗体,只顾拼命逃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蒙骜率领剩余秦军全部撤退至函谷关内,狼狈的关闭大门,任凭联军如何叫骂也不出战。最终列国见无机可图,便接连撤军。河外之战最终以秦军的惨败结束,史载:秦人遭此大败,几年不敢东出。

虽然没有明确地记载伤亡人数,但秦国的八万大军极大可能在此战中全军覆没。而信陵君在获得大胜后,却遭到了魏王的猜疑,最终郁郁而终。没过几年后,山东六国矛盾再起,不是赵国攻打燕国,就是韩魏攻打楚国,一盘散沙。而秦国趁机再次东出函谷关攻伐列国,列国虽然全力抵抗,但失败的命运却早已成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