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色的沥青道路、彩色的交通标线,在九峰三泖,一条条焕然一新的农村公路成为美丽的风景线。驱车畅行其间,千姿百态的风光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松江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为抓手,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依托,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底,松江区境内农村公路共804条,总里程1246.781公里,桥梁1081座,县、乡、村道的MQI值(公路技术状况指数)均在90以上。全区11个镇84个建制村121个自然村已全部通硬化路,通达现状都为“已通畅”,以村委会2公里范围统计,全部通公交,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率达到100%。而依据《关于推进松江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预计至2027年,松江将基本形成“路网结构合理、设施绿色智慧、服务品质优良、治理精细长效”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以建设为基础,提升路网密度

路畅车欢,业兴民乐。自2018年以来,松江区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指引下,以新改建、大中修、提档升级改造为抓手,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结构。2020年,在全市率先出台《松江区区级建设财力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方案政策》。自此,松江的农村公路发生精彩蝶变: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畅、由路生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松江区区级建设财力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方案政策》,在全区各涉农街镇实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资金市级补贴和区级配套补贴1:1补贴政策。而为推动浦南浦北均衡协调发展,松江还实施了差别化资金支持政策,加大对浦南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浦南四镇最高补贴资金达到市级补贴资金的两倍,同时区级财政先后投入专项补贴资金,为上海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及示范路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3年,全区共成功创建市级示范镇5个、示范路206条、精品公路1条。2024年计划创建25条市级示范路、2条精品公路。此外,虹洋公路、影视路、杨典公路、曹家浜公路先后获评2020年度、2022年度上海市十大“最美农村路”。泖港镇曹家浜村以“党建引领‘四好农村路’建设,铸就了‘红色之旅初心路’”为题,作为村级典型案例在2021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现场会上作书面交流,泖港镇公路站站长入选由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最美公路人”入围名单,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以管理为手段,提升服务品质

道路“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养护是关键。2021年,松江出台《松江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根据“县道区管,乡村道镇管”的原则,基本建立了各级权责明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13个涉农街镇均设立路长办公室,完成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覆盖路段率100%,全面建立区级总路长+县、乡、村三级路长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夯实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体责任。全区共安装设置了2525块大、中、小型路长制信息公示牌,对路长制各项工作进行宣贯。通过“智慧路长”信息化系统科技赋能路长制工作,并对专管员日常巡查进行数字化监管,共发放了53个专管员电子工牌,接入运行“智慧路长”微信小程序和App扫码实现巡查签到、事件处置和协同工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中,区道路交通部门积极引入“四新技术”,在低碳环保、高效节能施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比如应用混凝土基层现场再生水稳技术、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自研“9小时快速施工法”等,同时对加强道路固废再生集料循环利用,强化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一旦道路再次出现病害损毁,相关部门采取“巡管养”分立模式,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农村公路治理数字化,试点推进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通过强化设施数字化管理,实时监管农村公路路况,定期开展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运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对道路指标进行检测评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为道路大中修计划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每月定时定量实现病害数据动态更新,病害闭环整治,消除道路隐患,确保各项道路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公路为依托,提升乡村振兴

农村因路而强,农民因路而富。如今,农村公路作为乡村振兴“先行官”作用日益凸显,“四好农村路”建设已经融入人们的寻常生活,方便着群众出行,提升着农村环境,带动着经济腾飞,造福着一方百姓。截至2023年底,13个涉农街镇“产业路”“旅游路”共计113条,为车辆及行人提供舒适便捷通行环境的同时,也将周边特色农村、旅游景点等有机串联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着农村公路的辐射带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泖港镇,农村公路沿线处处是风景。如位于中四公路旁的“禾墨泖田”、朱定公路西侧的“橙蓝国际森林营地”、西厍公路的“五舍农场”和“归原田居”、田黄公路的“三泖水产”及曹家浜村新引进的“松江梅花鹿养殖基地”等,实现了亲子活动、科普教育等农业旅游功能,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创业就业,实现农民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叶榭镇,兴达村围绕虹洋公路及周边两侧可利用空间进行了多处升级改造,利用路与环境打造的“稻香森林”完成了休闲林地建设、景观提升、水系梳理,并修建栈道方便游客村民深入林间观赏风景。沿途道路两旁补种苗木、修剪绿化、添设景观小品,致力于让游客感受到最好的旅游体验。在虹洋公路两侧,松江的“001号”民宿“八十八亩田”临路而建,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有效发挥带动效应,实现年产值近500万元,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也盘活了闲置资源。

文字:李光
图片:资料 图 区交 通建设管理中心
编辑: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