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5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双柳长江大桥南岸主塔、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成功封顶,两座长江大桥相继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标志着武鄂黄黄城市群重要过江通道建设进入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柳长江大桥。杨晨风摄

双柳长江大桥项目全长35.043公里,概算投资159.78亿元,是湖北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长江大桥项目,也是目前长江上在建的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

主桥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过江,具有“跨度大、桥面宽、主塔高、材料新”四大特点。主跨为 1430 米超大跨径,处于同类型结构前列。桥面采用双向八车道建设标准,桥梁全宽 50.5 米,为长江上在建最宽高速公路主梁。本次封顶的南岸主塔高度为 212.8 米,塔高处于国内同类型桥梁前列,施工采用智能筑塔机与部品钢筋智能生产线,成功解决塔柱截面变化大、钢筋复杂、超高混凝土泵送等难题。主缆钢丝采用新型锌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提高了钢丝耐腐蚀性能,同时在主缆内部注入光栅传感元件,对主缆温度、湿度、应力进行实时监测,赋予其智慧的大脑;主跨钢箱梁采用热U肋,减少加工时的初应力;且U肋采用新型摩擦型环槽铆钉连接,相对高强度螺栓,增强了连接耐久性;边跨100米采用了钢-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对于显著降低结构自重,提高混凝土桥面板抗裂性能,减小桥梁吊装施工难度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柳长江大桥南主塔封顶。杨晨风

双柳长江大桥南主塔将开展上横梁施工及索鞍安装,南锚碇正在进行剩余锚体施工;北主塔塔柱将于6月初封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矶长江大桥。杨晨风摄

燕矶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也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钢桁梁悬索桥。项目全长约26千米,大桥主跨1860米,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市快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矶大桥鄂州侧主塔封上部结构施工。杨晨风摄

本次封顶主塔高度184米,壁厚是寻常跨长江大桥的2倍,达到了4米。项目团队应用了国内首个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系统——“混凝土云工厂”,实时监测原材料入场进仓情况以及混凝土出厂温度和性能指标参数,保障了混凝土的生产品质。在大桥内部铺设了总长度达42公里的冷却水管,使用智能温控系统,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入模到浇筑的温度,做到全过程防裂管控,实现了主塔混凝土“0”开裂,确保了大桥的施工品质。通过自动布料机的两条“机械臂”进行混凝土浇筑,大幅节省了塔顶空间,降低筑塔机自身荷载,保障了混凝土浇筑的便捷性和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在湖北省首次使用钢筋部品工艺,研制出专属胎架,大幅提高安装效率,提升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减少作业人员安全风险,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降低安全施工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封顶后,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黄冈侧主塔预计6月底实现封顶。大桥建设各方高效协同,全力冲刺2026年9月建成通车目标。

双柳长江大桥、燕矶长江大桥作为武鄂黄黄城市群重要过江通道,建成后,将串接新洲、鄂州和黄冈,有利于发挥交通先导支撑作用,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金瀚麟、吴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