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一句古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而与宰相称呼相似的“丞相”却并未听过与之类似的说法。所以大家可能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宰相和丞相难道不是对于一个职位的不同称呼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宰相和丞相是两种不一样的概念。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丞相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官职,而宰相则是对一类官员的统称。宰相和丞相二者仅一字之差概念却天差地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可别再分不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宰相

其实提到宰相,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影视剧中宰相刘罗锅的形象。宰相刘罗锅的本命叫做刘墉,祖籍山东。在乾隆时期,刘墉与其他秀才一样进京赶考。然后在一场意外下碰巧遇到了当今圣上乾隆,又碰巧和乾隆下了一盘棋得到了乾隆的青睐。

之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因为乾隆的赏识,“刘罗锅”遭到了职场上其他人的霸凌。而后刘罗锅与和珅等人展开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斗智斗勇的经历。那历史上真正的“宰相刘罗锅”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电视剧中,有着很多虚构的成分,但历史上确实是有着刘墉这个人的。不过与电视剧中不同的是,刘墉之所以能够获得皇上的赏识,可不是因为下棋,而是因为其父是清朝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因此,刘墉在古代可是一名妥妥的“官二代”。

“刘罗锅”的一生曾经担任了过很多职位,比如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但却没有担任过“宰相”一职。那为什么我们都称呼其为“宰相刘罗锅”呢?其实是因为地位,刘墉在乾隆的眼中可是个香饽饽,他所担任的职务都是极其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夸张一点说就是掌握着国家命脉的“大官”,而这种在皇帝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我们统称为宰相。打个比方,战国时期,“相国”是秦国的最高行政长官。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相国”就可以称呼为“宰相”。

再举一个大家可能更熟悉的例子:在清朝时,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国家在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在清朝,军机大臣也可以称呼为“宰相”。除了“宰相刘罗锅”,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刁蛮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刁蛮公主》这部影视剧中,有一个“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文媚儿”,这个女人是皇帝最能“作”的妃子。而文媚儿的后台就是“宰相府”,文媚儿的爹就是当朝宰相。这就体现编剧的不专业了,首先宰相可不是一个官职,因此怎么可能会有“宰相府”呢?

除了诸葛亮还有谁是大家都知道的丞相

没错,诸葛亮可以算是最有名的丞相之一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就算是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也不可能没有听过诸葛亮的名号。当年诸葛亮辅佐刘备,被刘备任命为“丞相”。“丞相”在一个政权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刘备信任诸葛亮,甚至把自己的儿子刘禅也托付给了他,自此便有了那句:扶不起的阿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说到了一代贤相诸葛亮,那么再来说说一代奸相的代表秦桧吧!想必奸臣秦桧的恶名没有谁没听过吧,秦桧可是南宋时期臭名昭著的丞相了。秦桧作为丞相,当时真的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普通人作恶,所造成的影响倒还不至于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