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菏泽火了

一位名叫“郭有才”的网络主播

凭借翻唱歌曲《诺言》

在短视频平台火速走红吸粉无数

也让视频中出现的菏泽南站

这个已经停止客运业务的铁路车站

再次成为了旅客聚集的地方

有报道称,在5月17日之前

每天都会有超过40万人次的游客

来到菏泽南站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火

菏泽有关部门也做出了积极响应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火速进行了翻修路面、加装公厕

提供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菏泽南站爆火后,工人正为站牌安装灯带。图源:九派新闻

但伴随着“泼天流量”到来的

还有种种因流量而产生的乱象

来到菏泽南站的

除了有听“郭有才”唱歌的听众

还有看到了“郭有才”的成功

希望在这个“风水宝地”的加持下

成为第二个“郭有才”的网络主播们

以菏泽南站作为“流量密码”

对着手机摄像头进行夸张出奇的表演

来博得观众们的眼球

甚至在5月13日

菏泽市牡丹区文旅局执法人员

还对一起低俗直播行为进行了制止

现场进行了口头教育

除此之外

大量人员聚集在此进行直播

造成的噪音和拥堵问题

也为周边的居民

和学校师生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尽管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带动了一波当地的旅游发展

菏泽还是选择了对这场“泼天的富贵”

按下了暂停键

如今的菏泽南站已经恢复了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曹县印象公众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尤其是这当中短视频以及直播的火热开展

让人人都可以成为焦点

处处都有可能成为最新热门打卡地

不久前天水麻辣烫的爆火

就源自短视频平台上的一条视频

正是这简简单单数十秒的画面

在互联网的汪洋中掀起了巨浪

短短几天就有大批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了这座

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城

一时让天水成为了“顶流”

让全国人民通过一碗麻辣烫

看到了天水深厚的历史底蕴

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淳朴的天水人民

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水市秦州区一处小院内,游客们将串串“捧花”举过头顶,有序排队品尝麻辣烫。新华社记者 王紫轩 摄

被流量眷顾带来的关注度大家有目共睹

各地文旅部门也都在纷纷“出招”

花样“整活”也是为了

打好各地在互联网上的这张名片

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但是网红流量这把双刃剑

带来了正面效益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会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

噪音扰民、堵塞交通、安全隐患等等

甚至有些人一味地“蹭流量”还会

对城市形象和社会风气造成不好的影响

非但没有给城市带来正向口碑

反倒会贴上一些负面标签

如何面对网红和流量这把双刃剑

怎么才能让流量这把火烧得恰到好处

成为了地方政府需要面对的全新治理难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

有的城市考虑到当地的承载能力

以及网红打卡地的安全问题

选择了一封了之

有的城市选择了疏堵结合适当引导

比如长沙市坡子街派出所就因为

一档真人秀节目在网络上走红

今年五一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面对围堵在门口拍照的游客们

坡子街派出所并没有将其驱赶

而是通过广播的方式提醒游客

有序排队,文明打卡

以柔性的方式化解问题体现城市的人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长沙警事

还有像菏泽这样

可以对游客需求做出积极响应

也可以为了城市发展的长远考虑及时叫停

事实上,向如此高的热度说“不”并不容易

但也应该看到一个城市想要维持住热度

不能依赖于一时的狂欢

应该不断向内深挖让“流量”变“留量”

借好互联网带起的“势”

以自身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城市管理等等

让慕“网红打卡地”之名前来的游客

离开在互联网上的网红滤镜

亲身感受到城市更大的魅力

完成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转化

面对“泼天的流量”还需要多方的积极配合

除了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合理引导

既不能一刀切禁掉也不能无底线地纵容

同时也需要游客们的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遵守当地的规章和秩序

不要为了流量和一时的兴致

而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用文明的行为留下在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

才能真正形成游客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你怎么看待“网红打卡地”?

面对“网红打卡”你支持什么样的治理方式?

留言区说说吧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编辑:张子晴

校对:秦黛新 褚孝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