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目 录

02

内容提要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哲学基础

胡海忠

内容摘要:

基于对变化的恒常性的深刻领悟,中华文明以与时偕行、随时变易的历史自觉,探索出维持人类系统既久且大、既深且远的复杂机制,使大规模政治文明体得以产生和发展。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内在逻辑是以经、史的互动促使文化生命体不断创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保证经史合一、理事合一,扎根于变化探索存在能够连续存在的可能。突出的连续性将时间观化为尽其量以包容整体的政治逻辑,将多线的历史进程所形成的差异纳入当下的一体共在之中,通过占有对历史的解释权、共享时间制度、继承文化传统来组建当世的结构、掌握未来的时间。这种时间秩序的建构方式,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根据和可靠的精神支持。

关键词:

经史传统 通史 易学 实际哲学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论中华文明创新性的历史演进

傅正

内容摘要: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其重要表现为中华民族是善于自我变革的民族,中华民族具有革故鼎新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三次伟大变革:第一为殷周之变,第二次为周秦之变,第三次为近现代之变。殷周之变是古老中原文化与关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礼乐制度和文明基础。周秦之变则使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明格局有了坚固的制度保障,在周秦之变中,儒墨道法各家各派产生了丰富的变革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人追求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近现代之变则使中华民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须知近现代之变并非一味的西化或反传统,它倒毋宁是对传统的去芜存菁、刷垢磨光,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现代条件。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创新性 殷周之变 周秦之变 变革思想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其德乃普

——从德性的共同体看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精神特质

匡钊

内容摘要

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共时性截面上,中华文明总表现出自身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在周文的传统与宗法封建的天下格局中,以配天之德为表征,而在随后以德性共同体的面貌展现的文明形态中,则以伦理道德化的德性的流行感通为标识。在古典思想传统中,无论政治治理层面的“为政以德”还是拓展到宇宙论层面的“一体之仁”,都是在以“德”作为标识性概念展现、提炼文明生命体所表现出的统一性的精神特质。在道家的智慧中,这典型表达为“其德乃普”的说法,而在儒家思想中,则表达为“天下大同”的思想。在最具包容性的意义上,此德性的共同体不仅局限于人间的天下格局与社会治理,亦可拓展到人与自然一起构成的广泛的共同体。

关键词:

统一性 德 仁 天下 共同体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由义到理:

包容性的语义源流、内涵特质与哲学基础

孙海科

内容摘要:

全面理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包容性,需要由“义”到“理”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深刻把握其语义源流、内涵特质与哲学基础。语义源流考察,使我们明晰“包容性”的思维与精神如何在言与意中含蕴与传达。容·融·共·成的内涵特质,则生动地展现了“包容性”层层递进的内在运行机理。对“包容性”深层次哲学基础的阐释,则围绕一多关系、同异关系、自他关系几对范畴来展开。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包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思想内涵

刘丰

内容摘要: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特征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文化。在中国思想当中,和平的本义是指声音、音乐的和谐,由此引申出阴阳和谐、礼乐和谐以及社会政治和平等诸多含义。中和之道是指人内心平和,表里内外和谐,这是中正平和的君子人格。絜矩之道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中国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的理想是实现致太平的理想社会。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而延续至今,和平性及其所蕴含的无限生机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和平性 中和 絜矩之道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萧萐父先生的学术贡献与精神遗产

——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100周年

郭齐勇

内容摘要:

萧萐父先生是我国现当代中国哲学史家、人文学者、诗人哲学家。他对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方法论探索、王夫之哲学、道家风骨说、佛教证悟论、明清启蒙说、近现代蜀学等领域都有研究与创获。他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刍议》《中国哲学启蒙的坎坷道路》《吹沙集》(三卷)等论文、著作的学思创造,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哲学史现代转型的重要成果。萧先生的启蒙观的要旨,是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自己的现代性的根芽,强调本土文化中孕育了现代性。他主张的是中国式的启蒙,是中华文化主体的彰显,而不是全盘西化与全盘式的反传统,驳斥了中国自身不能产生现代性因素的西方偏见,这就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也就蕴含了“启蒙反思”。

关键词:

萧萐父 早期启蒙说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哲学史 主体性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萧萐父论真理与民主的关系及其当代的启示意义

吴根友

内容摘要:

萧萐父先生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国哲学史家、诗人哲学家,他在参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过程中,比较独特发掘了真理的标准与民主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实践为中心的哲学认识论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探讨了真理的获得与检验的过程,都必须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这一哲学意义上的民主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哲学认识论与社会历史两个看起来不甚相关联的领域结合起来,颇富哲学的创造性。现当代中国哲学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精神营养,但如何结合中国哲学固有的思想资源,从中国社会实践提出的具体问题出发,探索中国哲学问题的本根性、中国哲学话语的自主性和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一直是20世纪中国哲人的自觉追求。萧萐父先生对真理与民主关系的探讨,为我们当前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问题域与哲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想案例。

关键词:

萧萐父 真理 民主 中国哲学主体性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萧萐父先生论方以智哲学斟评

蒋国保

内容摘要:

萧萐父先生是有独特慧识和风度的大哲学史家。他独具眼光的方以智哲学之论,对后学深入而正确地研究方以智哲学,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启迪:第一,他从铸造“新工具”意义上,称方以智为中国的弗朗西斯·培根,这启发我们如何具体作培根之”归纳法”与方以智之“质测”法的比较研究;第二,他从铸造“新工具”方面将方以智与徐光启并提,而又称徐光启为“中国的笛卡儿”,这給我们以笛卡儿“演绎法”的视角研究方以智“通几”法以点拨;第三,他关于王夫之矛盾观中“合二而一”内容及其基本含义的剖析,对于我们把握方(以智)王(夫之)辩证法思想方面的根本差异,从而深刻认识中国辩证法思想形态的独特性(不局限于讲“一分为二”,而是进一步讲“一分为三”〈合二而一〉),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

萧萐父 质测之学 通几 方以智 合二而一 一分为三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哲学系

萧萐父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张志强

内容摘要:

以张岱年、冯契、萧萐父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哲学内容,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层面深入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表述、说法以及理论体系。萧萐父的早期启蒙说通过将“启蒙”观念诠释为一个社会即将转型的自我批判以及哲学新动向,为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活水源头以及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思想动力。萧萐父晚年对“新人学”的设想,在“新心学”、“新理学”等从道德心性、本体论、知识论等角度理解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之外,对先秦诸子人道主义思想和明清之际的人文主义思潮作了现代转化,核心要义是追求诗与哲学的互化,以及审美、契真、向善的统一,将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拓展到一个新的面向。

关键词:

萧萐父 中国哲学史 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 早期启蒙说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荀子对先秦人性论重“心”重“生”之争的总结

张腾宇

内容摘要:

荀子作为先秦哲学集大成者,其“性恶”“性朴”相统一的人性论是对诸子论性重“心”与重“生”之争,特别是孟子性善论与庄子性朴说争鸣的总结,既回应了新形势下如何教化民众、平治天下的时代之问,也为其王霸统一、礼法兼施的政治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性朴”旨在说明塑造人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意味着没有民众不可以被教化;“性恶”旨在说明塑造人性的正当性与必要性,意味着没有民众不需要被教化。故在重“心”重“生”之间,荀子选择前者;而对“心”之维的“知”与“情”,他皆有所重而尤重“知”。这既是对儒家人性论重理性原则和人道原则的辩护,也是对孔门后学特别是法家人性论的借鉴,体现了其人性论儒法并蓄的特点。

关键词:

荀子 性恶 性朴 人性论 时代之问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共理性与合理民意的建构:荀子的礼义方案

王瀛昉

内容摘要:

民众意志对于先秦儒家政治学说而言有着重要地位。如果缺乏民意作为正当性依据,汤武革命就很难与普通的君位争夺区分开来,但如何吸纳民意却是先秦儒家政治学说当中需要克服的一关。由于先秦儒家在制度及治理方案上诉诸先王之道,而民众实际意志未必与先王之道相合,这使得如何安置民意成为了一个问题。荀子透过能化性起伪的礼义师法,将普遍意义上人的道德认知培养与政治生活相统合。在统一的礼义之治框架下,荀子得以诠释一种理想情境下的民众意志,能够从监督者、选择者的身份考察民意的种种表现,从而构造一种较为深入的儒家民意学说。

关键词:

荀子 民意 先王之道 礼义之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海昏简《易占》方位数及其意蕴补考

李尚信

内容摘要:

海昏简井卦与咸卦简片重叠,以至于两卦的方位数字、干支等信息混为一条。“饺”前方位数的排列依照十二月吉时与四维方向的十六时位,形成四个循环。后面的方位数遵循八经卦顺序,不仅下卦以经卦区别,上卦更以阳卦或阴卦四个为一小组作区分,且次序上尤其注重遇纯阳卦则移在小组之先,遇纯阴卦则移在小组之末。对各卦的两组方位数字进行排布与修正,最终推导出井卦方位数当是“西方十四饺南方五”,兑卦“西方十饺西方十一”,升卦“北方十三饺南方一”,遁卦“南/北方十一饺东方二”,咸卦“北/南方十一饺北方十三”等。《易占》六十四卦的这两种排列方式,都突出了四维卦的作用,与《淮南子》二绳四钩说的时空观一致。

关键词:

海昏简 《易占》 六十四卦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韩愈“原道”与“道学”运动

董平

内容摘要:

12世纪下半叶以朱熹、陆九渊、吕祖谦为代表的“宋学”诸形态是导源于唐代韩愈的“道学”运动所达成的终极思想成果。“道学”运动的目的在化解特定时代背景与思想语境之下被领悟到的某种文化危机,回归以儒学为典范的中国文化主体性,重建以道-性之本原性同一为基础的关于人的存在的价值根性,体现为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根本主题。“道学”运动以儒学经典文本体系的重构为显著特征,以儒释语际困境的突破以及话语体系的转换为基本方式,以体用一源的思想-实践体系建构为终结形态,终于展开为“理学”“心学”“历史哲学”,是为“宋学”。

关键词:

韩愈 道学运动 宋学 主体性焦虑 语境突破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格竹与成圣

——王阳明早年工夫论研究

叶乐扬

内容摘要:

“阳明格竹”和“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是王阳明早年的标志性事件与思想追问。将二者联系考察,可以洞见阳明工夫论发展的精神性起点。这一生命的端点与阳明“龙场悟道”后提出知行合一论有密切的关系。恰恰是基于“阳明格竹”所导向的心物观和“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所内涵的工夫论的结合,阳明才经由自孩提时期便生发绵延至此的思考彻底获得了摆脱人生困境的精神性根基,而二者也为其提出“知行合一”作为工夫论创新的起点提供了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龙场悟道”并非纯粹的神秘主义体验,而是基于思想史的发展以及阳明自身的物质实践而有理性主义脉络的思想突破。

关键词:

王阳明 格竹 圣人 龙场悟道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推尊宋学:

从《大学古本发微》看魏源早期的学术取向

李敬峰

内容摘要:

魏源无疑是嘉道年间转移一世学风的学者。而当前学界囿于其中年后在今文经学领域的学术造诣,为其贴上今文经学家的学术标签,致使学人但知其以今文经学名世,不知其早年为学曾有鲜明的宋学特色,这就难以呈现整全的“魏源”。其早年最具代表性的经解之作《大学古本发微》依然具有“以今本释古本”、“谴取朱、王”以及“皈依宋学”的释经特质,足证其早年学术取向绝非“以经术为治术”的今文经学,而是归属“理学主敬派”的宋学,且这一宋学取向亦为其今文经学打上深深的理学烙印。这就迥异于同为今文经学家的龚自珍、康有为等的学术旨趣,并透显出乾隆、嘉庆两代学风绝非是已有研究所表明的那样高度同质化,而是渐趋由汉学独秀向汉学渐衰、宋学日兴转进。

关键词:

魏源 《大学古本发微》 宋学 今文经学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由“道体”至“行道”

——金忠烈对方东美老子哲学观的继承和发展

段澜涛

内容摘要:

金忠烈是韩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师从于方东美,对中国传统哲学体悟甚深。金忠烈从“道本”“道相”“道用”“道德”“道迹”“体道”“行道”诸方面深入解读和阐释了老子哲学的主要思想,是对方东美老子哲学观的继承和发展,对“道本”“道相”“道用”“道迹”的阐释偏于继承,对“道德”“体道”“行道”的阐释偏于发展,但无论是继承还是发展,都包含着金忠烈自身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和见解,并点明了道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扩大了老子哲学的世界影响。但也有一些自身的局限,如对儒家精神的价值评判,对道家哲学负面因素的忽略。

关键词:

金忠烈 方东美 老子 哲学观 道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研究所

来源:社科期刊网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