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往往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个人从学生时代过渡到工作之后,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在他的外貌上。还记得之前浙大的高材生孟羽童从格力公司离职吗?她的前后外貌对比照就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在入职之前,孟羽童因为长相比较突出,甚至被人觉得应该是浙大校花级别的人物。然而,入职半年之后,她的脸上明显出现了疲惫和衰老的迹象,但离职之后相貌又立马回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生染上“班味”容貌变化,前后对比照流出,打工人感同身受

这种情况被大学生们形象地称为“班味”,毕业生们纷纷调侃说一旦工作染上这种“班味”之后,就根本洗不掉了。那么,什么样才是所谓的“班味”呢?

一个男同学在大学四年期间怎么说也算得上是校草级别的人物,可是去四川工作了五年之后,晒出的前后对比照让人哭笑不得。怎么短短时间就变成了一个肥胖油腻的大叔?难道是因为那边的食物太好吃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真正的原因可能让大家感到心疼,而打工人们也纷纷共情,其实无非就是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人就格外喜欢用吃东西来解决压力。

工作的累其实和读书的累完全不是同一种,这下子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有一些父母奉劝自家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会说,如果现在不吃读书的苦,以后就要吃社会的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的时候再累,大学生们也总有时间窝在宿舍里面舒服地睡懒觉,或者是在周六、周日的时候连打两天的游戏足不出门,感受那种宅家的快乐。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工作可能会加班,时间不再由自己掌控。工作任务可能会延续到工作日之外,甚至在周末也得继续忙碌。如果找不到有双休的工作,那就更累了。每天的工作不仅是体力上的消耗,更是精神上的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面对客户的压力、处理复杂的任务,还是应对上司的要求,都让人感到身心俱疲。还有一些工作则是风吹日晒,比如白白净净的女同学,后悔自己当年考了土木专业,毕业之后直接上工地历练。不出半年就已经黑的如同换了一个人。

有的同学感到很神奇,在大学里面谈的对象,毕业三年之后也仿佛换了一个人,好像自己一下子谈了两个男生。再想一想,这不就是所谓的“班味”带来的影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朋友前后判若两人,也看得出来学生时代和工作之后的鲜明对比。就连带宠物上班,主人都哭笑不得,小狗的脸上都失去了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生趁年轻要奋斗努力,但不要过分透支身体

现在有些工作动辄就是996,虽然能赚大钱,让大学毕业生们觉得这样终于能让自己受到的教育回本了,让父母安心。

但年纪轻轻,有些同学就因为996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最后工作换来的钱全部又变成了医药费,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毕业后成长也应该一步一步进行,不能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压力拉到最大,那样人的身体和状态就很容易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应该一步步来,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不可能有人把特别重要的任务直接塞给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所以大家也要把心态放平稳。随着以后工作慢慢深入,可能会累一些,责任大一些,到那个时候再开始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摆脱学生思维,在入职之前需要有哪些培训?

大学教育应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开展辩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不仅仅接收知识,更要学会质疑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应该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如实习、项目合作等,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和了解行业现状及职场需求。这种实践经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节奏和压力,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职场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还应该开设职业发展课程,如职业规划、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场文化,学习如何在职场中建立人际关系和处理职业冲突。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可以更早地认识到自我价值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在职场中必需的社交技巧和职业素养。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