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当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11号馆上演。作为今年北京规模最大的艺术博览会,今年的“北京当代”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包容度,汇聚了来自14个国家36座城市的122家参展机构,把全城、全国及至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力量聚合在丰富与立体的在场形式中,与大家共享一个纷呈的“艺术世界”,并携手北京国际设计周、画廊周北京、未来论坛、北京科技周等同期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集结全城的合力凝聚为一场属于北京的艺术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方凝聚共启北京的“艺术季”

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首都重要的年度国际性文化活动,始终致力于汇集全球创新设计与艺术资源,为国内外设计师与设计机构、艺术家与艺术机构提供展示、交流、交易的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创意设计与文化艺术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今年,设计周携手北京当代、画廊周北京等深耕于这座城市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北京的“艺术季”。

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在现场致辞中说到:“设计周将持续整合全球资源,吸引更多的国际艺术机构、艺术家参与,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交流,推动艺术合作,巩固北京在全球文化贸易中的地位,促进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与首都城市品质提升、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放而丰富的“本土性”是“北京当代”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的理念,这并不只是一种文化战略,更是对丰饶多样的艺术世界本身的尊重。本届艺博会不仅融汇着来自不同文化与地域的画廊,更把不同的类型与层级的艺术生态聚合在一起,从经典到潮流,从水墨到数字,从架上绘画到公共装置,从艺术原作到创意衍生,充分体现艺术在当代生活中的多姿多彩,让观众集中领略到开阔的艺术生态光谱。北京当代艺博会艺术总监鲍栋表示:“今年的现场充分体现出了凝聚的力量,希望各方持续地携手努力,打造一年一度的属于北京的艺术季。

丰富现场包容丰饶艺术生态

今年“北京当代”的现场凝聚了122家参展机构和近千位艺术家的作品。艺博会的十个单元:价值、未来、艺述、众望、数置、活力、集时、聚像、会面、脍饮,分别对应着艺术生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层级和观察视角。

在画廊单元“价值”和“未来”中,23家画廊首次亮相北京当代艺博会,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杭州、中国香港及台北,以及伦敦、柏林、洛杉矶、东京、首尔等全球艺术版图中重要的城市,在艺博会现场将展现出多元的美学主张与艺术价值,充分诠释全球视野下的“本土”概念。

颂艺术中心是23家亮相画廊之一。颂艺术中心创始人苏芒告诉记者:“我们第一次来参加‘北京当代’,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记者看到,今年颂艺术中心展区非常用心,艺术家蔡志松专门为北京当代创作的东方美学雕塑《彩蝶》吸引大量观众驻足拍照,还有景柯文的油画《万里无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志松雕塑《彩蝶》

不少买家也在“北京当代”有了收获,记者在逛展期间偶遇演员朱珠,她本人就是资深的艺术收藏家,谈及对今年“北京当代”的感受,她说:“每年都来,每年都有新亮点,逛了一半就有了收获。”同时,演员袁弘也带着自己的短视频账号《阿特脑壳》来到“北京当代”逛展,他直言:“我已经第三年来了,可以通过博览会直观地看到国内艺术发展的现状,看到很多重要的作品、重要的画廊,一次可以看全。”袁弘也会通过其短视频节目为观众推介“北京当代”。

新人艺术家黄渤了解一下

“聚像”是“北京当代”聚焦于特定艺术作品或议题的单元,通过深度且独立地观察,发掘艺术家、作品和议题的真实相貌。今年聚焦于陈俊江、林静云、汪晓芙和于洋四位青年艺术家所代表的创作趋势。

“活力”单元的机构共同探索艺术与美学在生活中的灵感呈现。其中更有来自全国的6家美术馆、美术馆商店和艺术中心,让观众可以足不出京就饱览全国各具特色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集时”单元今年仍然以户外市集的形态在外广场出现,集聚艺术衍生和创意餐饮,呼应北京夏日的户外时节。

“特别艺术项目”单元的机构在现场呈现跨越不同领域的创新项目,包括非营利实验空间、数字经济创新和艺术家个人项目,具有人文和艺术关怀的公益组织也将展示艺术在交易和产业逻辑之外蕴含的更多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当代”成为新人新作最好的展示平台,观众熟知的演员黄渤也跨界艺术领域,带来自己五件作品,分别是《Breaker.激浪》《They立》《Drop迸绽》《曾青经涩》《6-3-1》,谈及自己的“跨界”。黄渤表示:“以往影视作品更多的是合作创作,多工种协同作战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妥协,而艺术创作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更多是自我表达,创作期间我面对的只有自己,很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Breaker.激浪》这件作品在公众区域展示,透明的材质、动感的线条与现场灯光的配合很是别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询问观展观众,他们都不能想象这是演员黄渤的作品,太精美了。对于这件作品想要表达意义,黄渤说:“每个人在使用浴缸时都是一个平衡的打破者,这件作品也记录了平衡被打破的刹那,也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映衬。”演员身份非常忙碌的黄渤,对于何时进行创作,黄渤直言:“自己只是在拍摄的间隙带着粘土、纸笔进行创作,有灵感了就记录下来,随后再进行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reaker.激浪》

在“北京时间”享全城艺术季

“北京当代”的凝聚力将不止是体现在展会现场,以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场馆为中心,以“脍饮”单元为名,联动京城众多的美术馆、文化机构、收藏空间及餐饮品牌,为公众献上“北京108小时”,在艺术语境中更新人们对“北京时间”的体验与认知。

“北京当代”携手三里屯太古里,作为艺博会的商业地产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在三里屯太古里3D数字画廊呈现突破想象的沉浸式作品,包括程雪联合Mulei Studio发起的《共生园林》计划,及雷电所合作艺术家李嘉涛的《水母宇宙》,将跨越领域、链接公众的数字艺术带到北京时尚与潮力的中心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北京当代”的策展单元“艺述”将携手北京时代美术馆于今年6月8日至9月1日举办。由北京当代艺博会的艺术总监鲍栋策展,以“返场时代”为主题,展览聚焦于35岁以下最年轻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将展出32位/组艺术家的60余件/组作品,其中26件为展览特别创作的新作。展览“返场时代”邀请观众走进这一批处于时代剧场幕间的年轻人之中,记录下他们真实、激荡的观点,侧写出这个时代鲜活、多元的相貌。通过展览北京当代艺博会将与北京时代美术馆联袂推动对新生艺术力量的研究、展示、收藏与推广。同时把艺术的季节延续到9月,延展到北京的城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