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97%!”“免费!”过去一周多内,价格战在大模型厂商之间延烧。

回溯来看,这场价格战肇始于一家名叫深度求索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后来“战火”越烧越猛,归因于云计算厂商纷纷入局。从5月15日至5月22日,字节、阿里云、百度、科大讯飞和腾讯相继宣布降价策略,调低面向B端市场的大模型API调用费用。

云计算公司为何成了价格战的主力?多位受访的分析师、投资人和产业界人士均认同,云厂商更多是希望借助API降价吸引客户,提振公有云业务。

“云计算产业因为成熟所以竞争激烈,早就开始打价格战了。这轮大模型价格战只是云计算价格战的延续,用人工智能作为营销热卖点,去卖云计算产品。”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向南都表示。

云厂商的价格战凶猛,而头部大模型独角兽创业公司却不愿追随。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和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均明确表态,不掺和这轮价格战。

“创业公司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一位AI领域的投资人告诉南都,大模型API费用降价所对应的成本下降,最终是由技术能力决定,而很多大模型创业公司的技术水平无法支撑价格战,“没有什么参加的资本”;再次,论及比拼低价,创业公司又很难卷得赢大厂。

大厂降价意欲何为?

国内的大模型“降价潮”发轫于5月6日,知名私募巨头幻方量化创立的深度求索对外发布第二代MoE模型DeepSeek-V2。MoE模型即混合专家模型,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子任务,分别交由合适的“专家”模型处理,提高准确性和推理效率。模型迭代的同时,深度求索把API调用的定价降到每百万tokens输入1元、输出2元,价格仅为GPT-4-Turbo的近百分之一。

智谱AI随后跟进,将入门级GLM-3 Turbo的API输入和输出定价均调整为1元/百万tokens,企业版或先进版的GLM-4/GLM-4V则保持原有的100元/百万tokens不变。

这两家创业的降价行为,彼时并未引起外界广泛关注,真正掀起价格战声势的,是字节火山引擎5月15日发布的豆包大模型。在当天进行的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宣布豆包主力模型(豆包通用模型pro-32k)在企业市场的定价只有0.0008元/千Tokens(即0.8元/百万tokens),比行业便宜99.3%。

一家大厂的下场,招致更多大厂的追随。5月21日,阿里云将通义千问商业化模型Qwen-Long的API输入定价直接砍价97%,仅为0.5元/百万tokens,而原价为20元。阿里云方面类比说,降价后,1块钱可以买200万tokens,相当于5本《新华字典》的文字量。随后接力的百度、科大讯飞、腾讯不甘示弱,直接击穿价格战底线,将旗下的轻量化大模型免费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大模型API降价统计

此轮价格战可以理解为“从卷技术到卷价格的一个转变”。前述AI投资人说,各个大厂的技术可能相差不大,于是圈地抢占市场份额,“市场没有圈到的话,技术再好也没有什么用”。

各大厂的官方回应中,技术能力和应用生态建设需求是降价的关键因素。

“第一点是我们能做到,第二点是我们需要这么做。”按照谭待接受媒体群访时的解释,在技术端,通过模型机构优化、分布式推理和混合调度等手段,大幅压缩成本,并不是以亏损换收入,这是不可持续的;在应用端,降低API调用价格,能够带动应用生态的兴起,“创新的风险很高,面临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必须要把试错的成本降得非常低”。

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同样对外表示:“阿里云这次大幅降低大模型推理价格,就是希望加速AI应用的爆发。”

官方辞令背后,多位受访者认为提振公有云业务才是降价更直接的目的。

华泰证券科技与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乐平向南都表示,AI大模型是云计算业务的“锚”,大模型API降价更像吸引用户购买云厂商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基础产品的噱头。“降价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客户上公有云,这是一个正常的营销策略,起到的宣传效果还可以。”黄乐平说。

田丰将这轮大模型价格战视为云计算价格战的延续。他说,云计算非常内卷,云厂商想搭上大模型的快车,用人工智能作为营销热卖点去卖云计算产品。

百川智能创始人、CEO王小川亦秉持类似观点。他在5月22日一场媒体群访中表示:“降价最后卖的不是模型本身,卖的是整套云服务,所以云厂商是比较偏传统的服务模式,进到一个新的战场。”

但黄乐平指出,在中国,政府、金融、电信、能源等很多行业使用大模型的时候,都要求模型的私有化部署,这些企业不会因为API降价就上公有云。价格战可能主要能加速中小企业和普通开发者使用AI大模型。基于同样的理由,田丰预计API降价手段对提振公有云业务的效果存在上限。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在个人微博中提到,降价对企业用户影响有限,企业关心数据安全,私有化大模型的成本已经很低。

大模型创业公司缘何不跟进?

这轮大模型价格战虽由创业公司挑起,但在广大创业公司群体中应和者寥寥。有些的创业公司甚至公开回应拒绝卷入其中。

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表示,ofo式的疯狂降价是双输的打法,大模型公司不会这么不理智,因为技术还是最重要的,如果是技术不行,就纯粹靠贴钱赔钱去做生意,“我们绝对不会跟这样的一个定价来做对标”。官网显示,零一万物最新发布的闭源大模型Yi-Large,每百万tokens价格20元。

王小川则说,这次B端降价,不是生产关系改变,而是直接做生产力供给,将AI直接供给生产力,“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就是别掺和进去”。

“这波降价对一些创业公司To B商业模式影响较大。”前述AI投资人说,此前客户用创业公司的大模型API,或许看重的正是价格比大厂便宜,但现在基本上没有比大厂便宜的可能性了,意味着创业公司的B端商业化模式不复存在。

技术能力差距,亦是这位投资人认为创业公司难以接招的原因。大厂的技术足够强,但很多中腰部大模型创业企业,技术水平有限,成本降不下来,失去了参与价格战的资本。

被价格战席卷的大模型创业公司,被迫走上转型关口。“这次大降价基本宣告了大模型创业公司必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傅盛在前述微博中指出。

田丰认为,大模型创业公司要找到产业实际问题的锚点,去做应用,解决某一个细分垂类场景的问题。当能解决具体产业问题的时候,就具备了差异化的竞争力。

大模型独角兽创业公司也在向API收费之外的商业模式转型。百川智能近期发布基座大模型Baichuan 4时,同步推出首款AI助手“百小应”,类似于AI搜索应用。在王小川看来,中国商业环境里,C端市场规模比B端大10倍,必须走“基座大模型”+“AI应用”的“双轮驱动”策略。

但前述AI投资人对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调整并不乐观。他说,B端价格战之下,现在继续做B端已然不现实,但如果做C端的,又可能落入大厂射程范围,直接面临同巨头的较量。

“中腰部的大模型创业公司要想卷出来,我觉得非常难。”这位投资人认为,创业公司更多是扮演前期实验商业模式的角色,大厂一旦下场,一些中腰部企业可能就失去了立足之地,“这个市场很残酷”。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杨柳 记者 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