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以来,印度举办了其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选举活动,这场选举共计持续44天,全印度有5亿人参与这场选举,预计耗资达到144亿美元,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昂贵的选举之一。

如今虽然离选举结束还有差不多一个星期,但选举结果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印度执政党印人党就公开表示已经赢得胜利,印度总理莫迪也称他已经锁定胜局,将开启第三个总理任期。另外再印度国会下议院中,印人党目前赢得超过272个席位,已超过半数,而根据莫迪预测,印人党及其卫星党将共同赢得超过400个议会席位,超过了印度国会席位的绝大多数。

我们知道,在2014年,莫迪首度当选印度总理时,就向印度民众做出承诺,称好日子即将到来。如今10年过去了,印度人民好日子到没到来不知道,但根据莫迪政府的说法,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10年里得到了大幅改善,更多的偏远山村得以通电、修建了更多的公共厕所,铺设了更多的自来水管道。

印度大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大选

另外在过去10年里,印度经济规模也相继超越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巴西等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根据IMF预测,印度极有可能在2027年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这些都说明,莫迪在过去带领印度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成就。如今随着莫迪的第三个任期开启,他又是否真能帮助印度改变国运呢?

先说我的观点,这个可能性比较小,如果印度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规则不来一场深刻变革,属于印度的“经济奇迹”几乎是可以看到尽头的,因为印度缺乏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变革的土壤。而印度国内改革又是困难重重,哪怕是莫迪也难以帮助印度改变国运。

尽管在过去莫迪的2个任期里,印度经济迎来了快速增长。但莫迪想要推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依旧困难重重。澳大利亚国际关系学教授霍尔就曾撰文分析称,印度现在所面临的国内问题,要比国际问题严峻得多。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方面,印度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其实就是“人口红利”问题。人口红利只有在将这些新出生的人口投入到生产中去,那才叫人口红利,但这些人如果无法顺应社会发展,无法参与社会分工,那么这些人就不是人口红利,而是“拖累”。

莫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

就目前的印度而言,实际上“人口红利”就是一个伪命题,印度政府在教育领域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导致印度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工厂的需求。除此之外,这些人也未得到过任何职业教育机会,这就意味着印度庞大的人口无法参与到印度工业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印度的年轻人群体,正在以每年6%到8%的速度高速增长,但相关就业岗位却并没有快速增加。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印度青年失业率占总失业人口的83%,这其中的年轻人,有一半不具有就业的能力。

如果印度经济想要迎来腾飞,这些年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会成为印度经济是否能蓬勃发展的关键。到2030年,印度最少需多创造出1.4亿个就业岗位,才能够满足这些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印度青年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青年人口

然而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因为从印度全国财富的分布来看,印度10%的人口掌握了全印度77%以上的财富。而印度在过去10年里,印度亿万富豪数量增长超过了2倍,但大多数印度人的收入却未呈现出明显上涨趋势,印度平均年收入只有1265美元,全国超过90%的人口年收入不足3900美元。

这些数据意味着,尽管印度是一个已经超越我国的人口大国。但这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状态,而且主要花费维持在日常生活物资开销上,这就意味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国内市场很难提供强大动能。

莫迪政府推动印度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政府推动印度制造

当然,从莫迪承诺自己连任成功,将在下一个任期内,推动总价值高达143万亿印度卢比的基础设施建设,显然莫迪是希望干出一番大事的。但印度国内的条件却不允许,首先这一投资承诺能否贯彻下去,以印度现在的工业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是否能够支撑如此庞大且野心勃勃的计划,以及如何解决征地等,这都会成为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毕竟日本帮助印度修建高铁的计划,就是因为征地困难重重,拖延至今。

所以以上种种,归根结底都在于印度是否能有效变革,,目前来看,为了调和内部推进改革,莫迪带领的印人党在民族和宗教政策上十分激进。从莫迪2014年上台以来,印度的民族主义势力得到印度教至上的理念开始被突出,试图建立一个“印度教国家”。虽然莫迪的政策比较极端化,但这也是其推进改革的一种举措,即利用宗教和民族主义情绪绑定更多民众,从而获得更多推进变革的助力。

中印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印关系

另外,第三任期大概率会成为莫迪执政的最后一届,因此莫迪在第三个任期中,想必会更激进的推动民族宗教政策,因此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会更加高涨。这一点我们需要小心防备,毕竟中印在边境存在纷争,而民族主义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被莫迪用作推进改革的动力,但也能反噬他在对外政策上的举措,比如在边境问题上保持强硬姿态等。

印度目前面临的形势是穷人和富人的对立,宗教之间的对立、内部政治对立、经济发展与印度不匹配的软硬件设施之间的对立,以及印度各邦之间的对立,印度土地高度集中少数人手中的对立等。此间种种,不是莫迪依靠挑动民族主义情绪能全部摆平的,或许莫迪卸任之时,能解决上述对立中的几个,但也就仅限于几个,要想全部解决,依靠温和的改良基本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