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唐山银行披露的2023年财报引发一众媒体追捧,赞誉有加,“净利率堪比茅台”“唐山银行崛起”“城商行高质量发展样本”等溢美之词纷纷出笼。

在银行利差不断收窄的大环境下,不少银行都出现了营收净利双降的困境,唐山银行的业绩,显得卓尔不群。

从部分指标来看,确实很亮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68亿元,同比增长31.91%;实现净利润30.15亿元,增幅近40%;利润总额在河北11家城商行中排名第一,甚至超过了省级的河北银行。

但拆解利润背后的增长路径,也许更能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唐山银行,而不是被盲目捧上神坛的“偶像”。

金通社注意到,唐山银行十大客户贷款比例长期严重超标,难免会陷入“垒大户”发展模式的非议;大客户中又以政信合作类客户尤为突出,评级机构也提示唐山银行,目前需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过程中的风险;因利润的近三分之一来自投资收益,唐山银行也需要优化资产负债表,避免陷入“资金空转”的指责。

如此看来,唐山银行的发展质量,还有再上一个台阶的空间和可能。

绩优背后的隐忧

2023年对唐山银行来说,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国际权威财经媒体《银行家》发布的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唐山银行位列第399 位,较上年上升25位;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综合评价中,在全国城商行序列排名第15位,在全省城商行中排名第一。

资产规模也是唐山银行引以为傲的数据。从规模指标来看,2023年唐山银行资产规模突破 3000亿元大关,达到3063.53亿元;个人存款连破1500、1600、1700亿元关口,贷款余额达到 1559.88亿元。在唐山全市40家银行金融机构和全省城商行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利润指标上,唐山银行以3000亿的资产规模,实现30多亿的净利润,比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的河北银行还要多,资产利润率1.08%,超过大多数城商行。

但评价一家银行的贡献,不能只看规模和利润,更要看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因为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商业银行的初心和使命。监管部门也不断引导金融机构投入更多的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避免出现银行“有活水”而实体经济“不解渴”的现象。

今年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对“如何避免资金空转”提出了具体要求。

肖远企表示,监管方面对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方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监管定量措施规则。一是有集中度监管,对单一客户、单一集团和单一行业的授信和贷款都跟资本金挂钩,这个比例是非常严的,这样就避免金融资源垒大户。

肖远企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监管指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实施了联合授信机制,对同一个企业的授信和融资很多银行都看得到,这样确保既不把企业的债务率推高,同时又能够把金融资源用到最需要的领域,能够满足不同企业、不同个体、不同市场主体真正的、合理的资金需求,避免资金空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唐山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客户集中度超标以及投资类资产的占比过大,正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2023年底,唐山银行前十大客户贷款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为73.50%,超过监管所要求的50%的规定。

实际上,近年来,该行前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居高不下,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69.88%、77.50%、69.45%,一直到目前尚无缓解的趋势。

此外,投资类资产占比也是唐山银行需要面对的问题。从唐山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2023年贷款总额为1559.8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1%,而同期投资类资产1145.16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37.38%。2017年投资类资产曾一度超过总资产的70%,自2018年开始压降投资类资产规模,但占比仍然相对较高。

从利润表来看,2023年,唐山银行实现投资收益8.3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49亿元,这两笔收入合计占净利润约36%。

虽然唐山银行的投资取得了较好的回报,不过作为银行金融机构,显然应该顺应监管导向,投入更多的资源服务实体经济。

城投业务风险几何

作为唐山本地的城商行,唐山银行的大客户以地方政信类企业居多。

据报道,2022年9月,唐山银行和唐山市城市发展集团、唐山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唐山高速公路集团、唐山市能源集团、唐山金融发展集团等8家市属国企签署银企合作协议,为各家提供不低于30亿元的授信额度,累计授信超240亿元。

其中部分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城投业务,比如唐山城市发展集团。据新财富固收分析师、广发证券刘郁团队和企业预警通APP联合编写的《2023城投宝典》,唐山城市发展集团的营收来自于城投业务的占比高达89.5%。而城投业务的风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所警惕。

在2023年财报中,唐山银行表示,全年支持省市重点项目117个,累计授信364.82亿元,已完成信贷投放216.95亿元。全年对公贷款净增约占唐山全市对公贷款总增量的四分之一,真正当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

有银行人士指出,唐山银行的高管作为地方政府的前官员,其实更应关注地方隐性债务,避免给银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金通社注意到,现任唐山银行董事长王卫国,曾任唐山地震局局长、路南区区长,此前并无商业银行工作经验。但行长刘立君来自金融系统,银行信贷资产的风控经验更为丰富。两人如能互相配合,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能很好控制风险,无疑将实现多赢的局面。

近年来,城投债务压力整体加大,信用风险陡增。例如,唐山银行另一家客户唐山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则陷入多起法律纠纷,其全资子公司唐山湾三岛旅游区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持有的唐山银行1.4亿股股权于2023年9月被唐山中院所冻结,并已经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联合资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唐山银行信贷投放的行业和区域集中度高,授信客户多为政信类企业,且此类客户贷款缺乏额外的担保措施,需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过程中此类贷款客户的经营及偿债能力变化对该行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行稳致远、穿越周期,而不是看一时的利润指标,这样才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