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一度是和苏联关联在一起的,因为正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启迪了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这才有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随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我们与这位北方邻居仍然有着十分密切的交流。于是在五十年代,毛主席曾两次造访莫斯科,其中1957年是他二度来访。

而这次访问中有不少有趣的瞬间,包括他与宋庆龄因让座而发生争执,让此次出访带有一些别样的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人和被求的区别

毛主席一生只出过两次国,两次都是去苏联,这第一次就是在1949年的年底。当时新中国才成立不久,国内正是百废待兴之际,毛主席却在这时急匆匆地要去苏联。

这一决定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但这件事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看,我们才能明白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毛主席其实早就想去苏联了,至少在解放战争中他就明确表达过这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当时的斯大林一心想先处理欧洲事务,在亚洲仅仅追求与美国维持均势,不想在明面上与中共过从甚密而让美国疑心,所以多次婉拒了毛主席访苏的意愿。

到1949年春季,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渐趋明朗,斯大林才派米高扬到西柏坡与毛主席会面,双方就此各自交底,访苏之事才重新被提上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年底,赶上斯大林要过七十大寿,为了和苏联签订新条约,毛主席终于下定决心以拜寿为名访苏,这次斯大林没有阻拦。

毛主席给斯大林准备的寿礼很有意思,并非是什么珍奇异宝,而是几车皮的山东大葱、白菜、竹笋和萝卜,还有就是湘绣、瓷器、茶叶之类。

这就是送礼的艺术了,咱们国家当时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值钱的宝贝可以送,工业产品咱没有人家也不稀罕,反倒是这时令蔬菜在天寒地冻的苏联是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宝贝疙瘩。由此可见,毛主席做事的确心思细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准备妥当后,毛主席乘坐着专列经由哈尔滨前往莫斯科,并最终在12月16日抵达。让毛主席没有预想到的是,自己兴冲冲来见斯大林,斯大林却没有来见他。

是的,毛主席在抵达苏联后没有受到足够的礼遇,不仅前来车站迎接的只是莫洛托夫等人,斯大林甚至把毛主席“晾”在住处长达一周而不接见。

这一情况离谱到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起来,这时斯大林才终于坐不住了,跑出来与毛主席正式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最终是在莫斯科逗留了两个多月,等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他才结束苏联之旅回到北京,只是这次会面被他称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而尽管经历了一些波折,毛主席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就,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争取到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以及来自苏联的援助,其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时隔七年,赶上苏联要举行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毛主席决定再次出访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上次出访,此次出行多少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了,因为此时斯大林已经去世,苏联国内的政治环境也因为赫鲁晓夫的上台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出访前一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召开了苏共二十大,他在会上出人意料地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几乎是将斯大林全面否定。对于赫鲁晓夫的报告,毛主席评价为“揭了盖子”和“捅了篓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这份报告在苏联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波兰、匈牙利等国也相继发生动乱。

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迫切需要寻求中国的支持以稳定局面,于是苏联在1957年的十月份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也就是答应援助中国“核技术”。

让一个本就强大的邻国进一步拥有核武器,这对苏联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但赫鲁晓夫还是这么做了,可见他当时窘迫到了什么地步,已经是不管不顾地要争取一切可能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随其后,赫鲁晓夫还邀请毛主席再度访苏,而毛主席也同意了,并表示将带领一个代表团出访,这无疑是释放出了强烈的政治信号。

相比于上次的冷遇,此次苏联方面可就殷勤多了,不仅专程派飞机来北京将代表团接走,赫鲁晓夫等人也亲自到机场迎接,苏联方面还准备了三军仪仗队,并请毛主席作了讲话。

就连毛主席下榻之处的规格也要更高一些,上次是在郊外的斯大林私人别墅,而这次是曾作为沙皇寝宫的捷列姆诺依宫。事实证明,求人和被人求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趣事多多的莫斯科之旅

关于1957年的访苏,有很多值得说道的事情。首先就参与人员来说,就不止是毛主席一位,而是一个庞大的代表团。

这个团队除了毛主席之外,还有宋庆龄、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彭德怀、郭沫若等等名人,其中彭老总还带着一支十二人的军事代表团,其成员则包括叶剑英、粟裕、谭政、许光达等,阵容十分豪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毛主席再次准备了丰富的礼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鞍钢全景模型以及珍贵的北海全景牙雕。

据说,邓小平同志在看到国礼清单中有那件珍贵的牙雕后,顿时就心疼了,他特意找来杨尚昆问:“这可是国宝级工艺品,就这么送人合不合适?”

杨尚昆回头一打听,得知制作这件牙雕作品的师傅才五十多岁,还有充足的精力再做第二件,这才让邓公放下心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了莫斯科,中苏双方在机场见了面,其实现场的气氛多少还是有些别扭。

这里就不得不说,毛主席之所以肯给面子来莫斯科,并不完全是苏方的诚意足够,也是因为南斯拉夫主席铁托,据说他也会来,毛主席这才欣然启程。

结果到了现场,毛主席并没有看到铁托,赫鲁晓夫解释说:“铁托同志有些腰疼,因此不得不缺席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此并不买账,他的脸上虽然笑意盈盈,但说的话却别有深意:“我看呐,他是政治性腰疼!”

随后,毛主席来到了自己下榻的捷列姆诺依宫。与前次一样,毛主席对这里的欧式陈设并不满意,他不仅让人把钢丝床和鸭绒被褥换成了木板床和棉被,还把洗手间的马桶两边垫高改造成“蹲便器”。

不久,赫鲁晓夫前来探望,他在看到木板床后说了一句“丛林来的战士”,而那座马桶更是让他瞳孔地震,于是纳闷地问:“难道蹲着大便更舒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苏方要为毛主席定制一顶厚皮鞋和帽子,以防他在红场上参加活动时被冻伤,但毛主席一概拒绝,用他的话来说:“我们这次来,人家招待这么好,不要麻烦人家。”可见,毛主席不仅生活朴素,同时为人也十分朴实。

在会谈过程中,毛主席与赫鲁晓夫因为主张不同而产生争执,毛主席为此感到疲惫,干脆把吵架的任务交给了邓小平同志,他还幽默地对赫鲁晓夫说:“看见那边的那个小个子了吗?他很聪明,前程远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个子这个词最早是赫鲁晓夫说的,而邓小平同志对此倒也不忌讳,他自己也说:“我是个小个子,既然如此,就不会让苏联方面感到害怕了。”

说起邓小平,他一生八次访苏,其中七次和赫鲁晓夫打交道,1957年这次是第三次。

不管是哪一次,赫鲁晓夫都很难从这个“小个子”身上讨到便宜,毛主席对此也说:“赫鲁晓夫曾经说邓小平个子小,没想到却是一个重量级拳师。事实上,赫鲁晓夫搬不动他,苏斯洛夫更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经典的毛主席式发言,通俗诙谐而充满力量,而他在访苏期间还有很多类似名言。

比如在莫斯科大学的礼堂里,毛主席就曾面对中国留学生说了那句经典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同样出自这次访苏的名言还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1月7日晚的招待会上,不仅毛主席做了发言,代表团副团长宋庆龄也发表了讲话,她当时说:“三十年前,当我到你们这里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为了抗议对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和对中国革命的背叛,被迫离开了我的国家。

但是,当我踏上苏维埃的土地,我就知道我们的事业并没有完全失败.....我深信在不远的将来,社会主义将成为全人类的选择,剥削和民族压迫将会永远消灭!”

毛主席与宋庆龄的争执

宋庆龄当年也随着代表团到苏联访问了,这并非是她第一次来苏联,正如她在谈话中说的那样,早在三十年前她就来过一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年前正是1927年,那一年北伐战争节节胜利,革命军成功光复上海,可以说革命的势头正一浪高过一浪。

但也是在这一年,蒋介石当选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以及中央常务委员,一个月后再次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将国民政府的党政军三大权力都抓在手里。

完成集权的蒋介石立即对共产党翻脸,他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人士,导致大革命走向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后,宋庆龄非常生气,她随即与中共联名发表《讨蒋通电》,将其斥为“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

后来南昌起义爆发,宋庆龄又和毛主席等二十二人联名发表《中央委员宣言》,痛斥蒋介石和汪精卫这两个人为叛徒的同时,誓言为总理遗志而奋斗到底。

但也正因如此,宋庆龄遭到蒋介石的嫉恨,不得已远走苏联以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联,斯大林热情接待了宋庆龄,并让她出席了世界反帝联盟代表大会,她还当选了该大会的名誉主席,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揭发蒋介石的罪行,为国内的斗争争取支持。

宋庆龄直到1929年才回国,那以后她长期生活在上海,同时与中共保持密切联络。

后面的时间里,宋庆龄为红军提供了不少帮助,她甚至把孙中山先生的抚恤金都拿出来充做红军的军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就连孙中山留给她的房子也被她抵押出去,换来的钱被一并交给中共中央。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宋庆龄也一再为中共提供各种帮助,比如为边区和解放区建设医院、援助药品和医疗设备等。

正是由于宋庆龄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新政府成立前夕,毛主席专门派人迎接她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并将其选举为国家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筹备访苏代表团的时候,毛主席也着重考虑了宋庆龄,并要安排她当团长,自己当副团长。只不过,中央考虑到实际问题,还是决定让毛主席担任代表团团长。

没能让宋庆龄担任团长,毛主席的心里总是过不去。因而等到返程的时候,考虑到宋庆龄身体不好,毛主席执拗地要她乘坐头等舱,自己去挤二等舱。

宋庆龄当然要推辞,她说:“你是主席,应该坐头等舱。”

而毛主席则表示:“你是国母,应该你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你推我让,结果飞机都要起飞了还没落座,最后是宋庆龄因为拗不过毛主席而坐到了头等舱。

毛主席对宋庆龄的礼遇绝非普通的客套,他的尊敬之情是十分诚挚的。代表团回国之后,宋庆龄在北京暂住了一段时间,得知她身体抱恙,毛主席还专门让人到郊区采摘新鲜的大白菜给她送去。

毛主席的厚意让宋庆龄十分感动,她于是也回敬了一个鸭绒枕头,只可惜毛主席习惯了荞麦枕头,这个鸭绒枕头最后是被收藏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鸭绒枕头,宋庆龄还送过鸽子蛋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这些礼物虽不珍贵,但却让我们看到了领导人们之间浓浓的情谊。

结语

毛主席两次访苏有着截然不同的遭遇,而这与当时的形势有着密切关联,也和赫鲁晓夫个人有关。

不过,我们也没必要去认同赫鲁晓夫,因为仅仅一年后他就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并从中国撤走了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邓小平同志在后面的时间里也频繁与赫鲁晓夫交锋,这也说明了两国关系的紧张。

抛开这些政治上的是非,领导人之间相互关怀的一幕最为暖心,向我们勾勒出一个细腻而温柔的毛主席形象,同样值得人们去回味。